说什么儿子不孝,到了美国竟要靠卖掉离家时带上的古董才能落脚安顿。 不过他会和崔如意尽快在美国找一份工作,最多再过一年,他要拿到居民身份,就能回国接走父母。 “信是1966年就寄出了,但您收到信的时间是……” 于奶奶脸色不好看,“仲易一家三口刚刚离开不久,国内的形势就变了,这封信直接寄给我是收不到的,直接被人被没收了,辗转了很久才由朋友冒险帮忙带到我手里,那时候已经是1968年10月。” 于奶奶记得很清楚,有人在她家里打砸羞辱,这种日子她和丈夫都觉得过不下去。 晚上时,以前的朋友把信带给了他们,这就成了绝境中的救命稻草。 徐仲易带着妻儿平安到达美国,还说要回国接走她和丈夫,一家团聚的希望就摆在面前,于奶奶和丈夫肯定燃起了希望。 “仲易他带出国的古董,全是以前于家的东西,是于家出国前,留给我这支的好东西,就是是60年代在美国,也绝对能换一大笔钱!” 夏晓兰接口道:“美国是金钱至上的社会,有了钱自然能搞到身份。” 没钱的人跑去资本主义国家叫“偷渡”,是不合法的。 有钱的人去了叫“投资”,能带着钱过去,肯定是受欢迎的。 有钱人想拿美国绿卡还不简单? “但这是徐叔唯一给你们的信了?您能确定是徐叔的笔迹吗?” 于奶奶点头: “废话,我儿子写的字我还不认识?仲易不仅带了我娘家留给我的古董,他和意如又不是文盲,仲易会英文和德语,意如学过多年钢琴,如果他们拿到了身份,很容易在美国找到工作。后来一直没有信再来,你徐爷爷身体垮了,撇开我先闭眼了。” 不是没有人说过,徐仲易再无音讯肯定是在美国出了意外。 于奶奶怎么肯相信? 生要见人,死也要见尸! 夏晓兰了然:“可能是国内那些年对外封闭,音讯中断,如果徐叔找回国,是不是会找到您在商都那个小院子?现在院子是我舅妈她娘家嫂子在住,居委会那边我们也打过招呼,说不定我出国还没找到人,徐叔自己就回国寻亲了呢!” 要说动荡年代音讯中断,这都改革开放7年了吧,连国内这边都能去美国留学,乔治这个美国人一直在华国蹦跶,从美国那边回来应该不难…… 夏晓兰心中也感觉有点不妙,多半是有什么人力难控的意外发生,但于奶奶现在就靠这个信念支撑着,她可不能让老太太泄气。 还要拼命给于奶奶鼓劲儿。 于奶奶那么精明的一个人,也不知是没听出来,还是潜意识只想听自己愿意听的: “你说的对,万一仲易自己就找回来了,我就是这样想,所以一直守着那房子,仲易他出国的时候,就是从那房子里走的。” 所以二七广场的小楼能送给夏晓兰,她住的那套房子还不行,这是于奶奶的执着。 夏晓兰又顺着于奶奶说了几句。 从于奶奶那里要走了徐仲易和崔意如的一张照片,还有于奶奶孙子徐长乐出生时,一家五口去相馆拍的全家福。 那时候于奶奶估计才四十多岁,背挺的直,眼神很精神,从照片上看脸型圆润,和现在判若两人、 “您年轻时可真好看。” 于奶奶哼了一声,不太爱听夏晓兰的马屁:“就这?都已经是过苦日子的时候了!” 她年轻时候,于家在商都是“于半城”,那才真叫鲜衣怒马。 那时候她手里握着家人留下的黄金和古董,在国内也不敢用,一家人日子其实过得紧巴巴的。但全家人能呆在一起,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