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会儿就能吃饭,你舅舅和舅妈去看稻谷了,这两天就能打谷子。” 正说着,刘勇的声音就响起: “煮的红薯稀饭?” 他把头上的斗笠取下来挂墙上,看见夏晓兰就笑:“睡醒了?我让你妈别叫醒你,你受了伤需要好好养养。隔壁村打到野猪了,你舅妈买肉去了。” 不年不节的,农村没哪家舍得吃肉。 涛涛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夏晓兰自然是感动。 刘勇本来就是个穷大方,如今又赚了点钱,手更是松散。在谷粒归仓前,刘勇不会出门儿,他的自行车就空出来了: “你会骑不?” 夏晓兰点点头,她还真的骑过这种老式自行车。模样是不够小巧,但它能载货啊,最初设计出来就是给军队搞运输的,能走烂路,连人带货能载满几百斤。 刘勇的意思是让夏晓兰骑着车去做那鸡蛋生意。 趁着农忙的时候把生意做起来,要是吃不了这苦,刘勇也好给她想想别的办法。 李凤梅真的提了两斤猪肉和一根棒子骨回来。三指厚的膘是油汪汪的脂肪,现在的人不愿意要瘦肉,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肥肉才是最受欢迎的。抢到这样好的两斤肉,李凤梅也挺得意。 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李凤梅听见夏晓兰和刘勇一本正经讨论做生意的细节,心情更好了。 “你那鸡蛋要怎么运到城里,自行车不得把它们颠坏了?” 83年还没有什么村村通,别说水泥路面,连柏油路都没有,骑车真是一路颠到城里。人能受得住,鸡蛋会颠破。100个蛋里破10个,夏晓兰根本赚不到钱。 夏晓兰从昨天就在琢磨这个问题。 后世的鸡蛋长途运输是有蛋托,加上道路平整,多远都能运到。她现在条件简陋,自然搞不到什么塑料蛋托,但夏晓兰有别的替代办法。 “用芦苇绳子编小筐,就像鸡蛋那么大小的,把鸡蛋一个个套在里面,连成一串串的。” 缝隙里再塞满切短的麦秆、稻草之类,应该能取代防震泡沫的作用。 刘芬很激动,“我能编,你告诉我样子就成。” 第13章 发动童子军干活! 刘芬的手是真巧。 夏晓兰口述,她随便找点稻草就能编的似模似样。 刘勇见夏晓兰有行动力,也不管她了,吃了饭又出去放水。一些稻田里还蓄着水,打谷子前先把田里的水放了,晒两天就能开始收割。 放水田有时还有别的收获,什么泥鳅、黄鳝,田里还能捉到手掌长的鲫鱼……这些都是后世受到追捧的野生货,在此时的待遇却马马虎虎。鲫鱼小而多刺,吃起来太麻烦,泥鳅和黄鳝都要重油才好吃,用金贵的油去吃这两个东西? 随便煮一煮是不好吃的,土腥味儿是个大问题。 夏晓兰都叹气,多好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却不受80年代食客们的赏识。 夏晓兰一开始觉得是个生财的路子,眼睛都在放光,刘勇却说泥鳅卖不上价,烘干的泥鳅也就几分钱一斤,反正市价超不过一毛……还不如一个鸡蛋贵! “这东西脏兮兮臭烘烘的,你还是折腾你的鸡蛋去吧!” 刘勇随手捉住一条鲫鱼扔木桶里。 “舅,鲫鱼不要浪费啊,多给涛涛熬点鲫鱼汤喝,小孩子长个子好,也少生病!” 刘勇一愣,“你在哪里听说的?” 夏晓兰想,这不是常识? 算了,83年哪有什么常识不常识,她睁着眼睛说瞎话:“书里看到的。” 千万别问我是哪本书上看的,这个真的回答不了。 怕刘勇追问,夏晓兰带着跟屁虫小表弟跑了。 帮刘勇干活的村民重重喘了一口气。 夏晓兰长得太好看,她那样随意蹲在田边,一般异性都不敢多看她——刘勇从前就是个无赖,在七井村谁敢动他外甥女,才是吃饱了撑着的缺心眼。 刘勇把脖子上的汗水抹了,瞪了身边人一眼: “我告诉你们啊,哪个不开眼的打我外甥女的主意,老子知道了要弄死他。” 村民挺委屈,“勇哥,那也算我侄女辈,我肯定不敢有啥想法……” 刘勇把木桶扔过去:“就你废话多,赶紧抓鱼,没听晓兰说吗,小孩子要多喝鲫鱼汤!” …… 夏晓兰领着小表弟在七井村乱晃。 七井村是个水资源充沛的地方,大河村的芦苇荡一直蔓延到此。安庆县的白花苇古时候就有名气,芦苇资源唾手可得,夏晓兰才没有打芦苇编织品的主意。一来时机不合适,二来安庆县的编织品市场早就饱和了。 但芦苇荡显然不仅能提供编织原料,它还是野鸭和水鸡的栖息地。 对夏晓兰来说就是挥舞着的钞票……保护生态这种事儿,还是等她解决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