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再用回到楼船上,没有卸去满是血污的盔甲,令左右展开舆图,手持烛火细细观之。 方才,他以自身为先锋,以近卫为锋刃,亲率吴军精锐的登桥作战,被复州军生生打退。 攻上浮桥并不难,要破坏锁链实非易事,复州军并未给他们这样的时机。 周宗闻讯而来,进门后,没有再如先前那般冷言冷语,事到如今,连柴再用亲自上阵,都不能速夺浮桥,这意味着什么,周宗心知肚明,所以他只是站在柴再用身旁,不发一言。 良久,烛火下的柴再用显露出些许老态,叹息道:“浮桥不可毁,我军要越过石首,需得另寻它途。” “柴帅之意,是转向地面作战?” “不错。我军要越过石首,毁桥逆流而上,的确是最为便利之选,然则以眼下形势……既然浮桥不可毁,便只能转向地面,攻克石首县城,而后由地面驰援江陵。” 周宗愕然。 此举意味着柴再用放弃了对浮桥的争夺,在承认浮桥无法攻取的前提下,不得不转而登陆,进行陆地作战,希望通过攻克石首县城,来使吴军能从陆地进军江陵。 但凡铁链锁江之处,进攻一方必得彻底破坏铁链,而后舰船方能通行,而不仅仅是攻上浮桥那般简单,此举难度自然极大,而在面对铁链锁江之险时,进攻一方若不能斩断铁链,便只能转向陆地作战。 宋初乾德二年,赵匡胤以曹彬领军伐蜀,在讨论万州锁江工事时,赵匡胤言:“我军至此,逆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当先以步骑陆行,出其不意击之……” 但这并非是说铁链锁江便无法战胜。天佑十五年,梁将贺环进攻德胜南城,在黄河上用竹索“联艨艟十余艘,蒙以牛革,设睥睨、战格如城状,横于河流,以断晋之救兵,使不得渡。” 李存勖率救兵至河,派李建及率陷阵士手持巨斧乘舟冒死进攻,“操斧者入艨艟间,斧其竹索,又以木筏载薪,燃火于上流纵之……艨艟即断,随流而下,梁兵焚溺者殆半。” 柴再用被迫转向进攻石首县城,说到底,还是复州军作战得力。换言之,浮桥此役历经四五日,最终的结果却是柴再用败了,而且是败得无可辩驳。 周宗沉吟道:“此时转攻石首县城,的确是良机。我军与唐军鏖战浮桥数日,战事激烈,唐军兵马本就不多,又被我军将注意皆尽吸引在此,而今,我军突然转攻石首县城,定能出其不意,趁虚而入,加之有黑夜掩护兵马行踪,要避过唐军耳目不难,此战极有可能一战功成!” “正是如此!转攻石首县城,本帅仍亲率先锋!”柴再用重重击案,转过身来,就开始传下军令,布置行动。 两个时辰后,当柴再用率领三千兵马,在夜色掩护下抵达石首县城外时,他看到石首县城上灯火通明,人影幢幢。 稍作布置,柴再用即刻下达了全军突击的军令。 当吴军抬着简易云梯,潮水般涌向石首县城时,这一方宁静的夜就被撕得粉碎,小小的石首县城,如同汹涌巨涛中的小小礁石,在地动山摇中岌岌可危。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石首城头,骤然多出无数道身影,在吴军接近城墙后,他们搬起檑石滚木就往下城前砸下,烧得通红的铁水,甚至是冒着白汽的粪水,无不倾泻而下。 贸然攻城的吴军,顿时遭受当头一棒。 柴再用花白的胡须不停颤抖,他岂能看不出,石首县城早就有了防备!让他惊疑的是,城头的人影太多了些,唐军不该有这么多兵力才对! 没多久,柴再用便看了清楚,那城头的守备力量,唐军只不过半数而已,剩下的全是唐军强征、驱赶的青壮民夫! 石首县城这边的动静闹起来没多久,柴再用就听见浮桥那边骤然喧闹起来,听那声响,竟是浮桥上的唐军,主动向吴军楼船发起了进攻! 柴再用又气又恼,双手都禁不住颤抖起来。 唐军不可能有未卜先知之能,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唐军主将事先布置严密,将柴再用此举早就预料到,并且做好准备了! 生平第一次,柴再用感到了恰逢敌手的严峻。 …… 天成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石首。 复州军驻守石首一线,防备数倍吴军进攻,已坚持到了第七日。 吴军突袭石首县城不成,遂改奇袭为正面强攻,将主战场放在了石首县城,集结重兵日夜猛攻。在这种情况下,马怀远也率主力回守县城。 两日过去,石首县城将下未下。 这日正午,艳阳高照,东风送暖,两军暂停交战。 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