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的是这么厉害的暗卫居然才是个三等,那么二等有几个,一等又厉害到何种程度,无人知晓。 对此,章皇后冷冷一笑。 明宗这是要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消耗章家。 他自以为做的□□无缝,但心里还是有些顾忌皇后和嫡子,刚开始的时候,这种顾忌使得他产生了点愧疚,于是只能更加的宠爱章皇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愧疚就逐渐的变质,进而被猜疑取代。 猜疑什么?自然是疑心妻儿怨怼他。毕竟章阁老也是他们的血亲。 这种疑虑就像一颗剧毒的种子,总算在明宗的心底生根发芽,可他也还不算糊涂,纵然对贺纶多有防备,但还不至于因此就把希望寄托在贺缨身上。 所以,他再一次决定确立东宫这件事……不如就再往后推个两三年吧。姑且将贺纶晾一晾。 在晾贺纶的那段时日,明宗就唆使大理寺以捉拿要犯为由包围了一次讴歌楼,上下封锁,此处是章家的产业,据说也是跟江湖人士来往的基地。说不定就能揪出类似杀手的门客。 结果当然是啥也没查出,这就有点尴尬了。所以明宗一派义正言辞的将大理寺少卿臭骂一顿,又命他向裕王赔礼道歉。 裕王很大方,还虚扶了大理寺少卿段京辉一把,示意他不必多礼,又道,“这事本不该本王管,只是讴歌酒楼乃外祖家产业,舅舅们又还在孝期,不便打理俗物,往后再有这等围剿之事还望段大人通融一二,莫让舅舅们守孝都守的不安宁。” 一通和风细雨的敲打,将段京辉说的除了讪讪而笑还能做啥,心里也是日了狗,暗骂明宗不是东西,跟裕王打擂台,却让他里外不是人。 就算章家没落了,五殿下还是姓贺,亦是可能性最大的御极之人,寻常官员除非脑子进水才敢得罪他。段京辉唯恐贺纶记自己的仇,回去装病好几天才开始上衙。 朝局动荡如斯,汤媛每日听得只言片语已是心惊肉跳,勉强也算理解了贺纶的繁忙。为了不让他分心,她便知情识趣的尽量不再踏足朗月堂。 两个不会谈恋爱的人谈起恋爱来倒也算风平浪静。 且说捏开长命锁以后,汤媛去了趟玉斋,为姐姐挑了几样首饰,没过几天便收到了刘晓德的回音。 二人在茶楼见面,刘晓德依然笑眯眯的,还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彩雉红匣。 这两年一直由他主持玉斋的生意,如今这些都是汤媛的,他自然按照陆小六的吩咐交了底。 玉斋上下一共八个人,每个都是退隐江湖之士,进来之前皆与陆小六签了十年约定,接受玉斋主人的任何任务,但玉斋主人无权过问他们的出身,十年期满各回各家。 原来这是一帮早年混迹江湖的凶徒,惹得仇家无数,最终不得不依靠陆小六得以隐姓埋名。虽说是乌合之众,但江湖人也有江湖人的特质,那就是重承诺,心思比衣冠楚楚的政客不知要干净多少倍,这样的人即便不能结交也是非常不错的合作伙伴。 “汤娘子,这里放的什么连我都不知,但肯定是不宜见光之物,还请娘子切记师父的叮嘱啊。”刘晓德拱手道。 “我明白。”汤媛满脸凝重。 其实她也很奇怪既然不想留匣子里的东西就一把火烧了呗,为何还要她打开看过再毁? 这是一只红漆木匣,上面雕了一只立在芦苇丛旁的彩雉,异常生动,充满童趣,但从颜色分辨,应该有些年头。 刘晓德又道,“俞州城那边安排的很好,选的墓地山清水秀远离人烟,风长陵一家就挨着师父,想来他老人家不会寂寞,此生也算得不留遗憾。” 可是她有遗憾,恨不能要那群苗疆乱党付出惨重的代价!汤媛起身端端正正的给刘晓德施了一礼,吓得他连连摆手,“我可当不起娘子的大礼,再说那也是我师父,对我有教养之恩,为他老人家做再多都不过是我分内之事。” “刘先生至仁至信,当得起。”汤媛紧了紧手中的彩雉红匣。 事关去世的长辈,二人的情绪难免严肃而低落。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