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因为学生们四处破/四旧也引发和群众的矛盾,将革命蔓延到社会上,工人率先响应成立各种红色组织。 进入冬天以后,形势越来越紧张,各地都发生了严重的武斗现象。 周明愈联系了机械厂的李厂长,让他们成立的工人组织保护研究所的师生们,免得他们被那些激进的学生们伤害。 幸亏有他们保护,才使得研究所一次又一次幸免于难,尤其那些宝贵的研究成果,里面还有各种谷类作物的母种,水稻、小麦、大豆等等,这种母种非常珍贵。如果没有母种,那么作物百年甚至几十年之内就会衰退,不能再行种植,就需要利用母种不断地研究新的种子。 省大的被保护下来,但是在东北研究基地的母种、样本等被摧毁大半,尤其是大豆全军覆没。如果不是省大的一部分被莫茹帮忙保留下来,那么几十年以后大豆的种子就需要常年从美国进口! 现在这些研究成果都被很好的保护下来,莫茹甚至悄悄地藏了一些母本在空间里,反正现在空间里可以种植作物。 有空间做后盾,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情况,这些母本都不会消失啦。 …… 很快一些教授、老师们还是受到冲击,他们被揪斗、下放、劳改,直接被强制离开学校关押起来。 研究所的几位非常有名的教授就被关起来,剃阴阳头、戴帽子、挂牌子、游斗…… 周明愈和莫茹想了个办法,他找黄院长和李主任等人商量,觉得他们可以主动申请下乡支农! “诸位可以考虑以下乡的名义去我们先锋大队,我给家里拍电报让他们申请修建种子站,研究所可以暂时搬到种子站去。我们还可以申请为研究所划拨试验田,到时候你们就能继续搞研究。” 这是一个好办法! 黄院长和李主任几个一商量,觉得真的可行。 如今省城情况不容乐观,他们留下来不但不能专心研究,还要被各种逼迫,研究成果也可能被破坏,与其这样不如退一步刦乡下。 “好,那咱们研究所就暂时搬迁去乡下!” 下定决心以后,他们就向教育部申请搬迁试想,但是现在学校一片混乱,省委的工作组撤走,新的小组还没有正式成立,所以他们向上申请的文件有些波折。 他们向省委、省教育局、省农业局等发出申请,省委又向中央发电报请示,一个月后,终于有新指令下达,为了保护科研所的研究成果,允许省大研究所以下乡的名义转移。 于是在省城各大院校和中学忙着闹革命打烂旧社会的时候,研究所将珍贵的实验成果悄悄地运上火车,低调地抵达高进县,然后悄悄地来到先锋大队。 其实在黄院长和李主任他们决定要下乡之前,周明愈就已经拍电报说过情况,让大队在养猪场那里再弄一个大院出来,专门给研究所的师生们住。 当然要先去公社申请,在先锋大队建种子科研站,让柳红旗跑县委去审批种子站的基金。因为有全国闻名的省大科研所做后盾,柳红旗这里一拍即合,跑到县委去申请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很快他就审批了两笔资金回来,交给先锋大队的队长和会计,让他们修建种子科研站。 一个月的时间,周诚志带着周玉忠、周诚信等人集合了全公社的泥瓦匠,又快又好地在养猪场附近修建大院和种子站。 盖好以后就接到了周明愈出发的电报,然后周诚廉和周培基开着拖拉机、赶着马车去火车站接人! 所以等黄院长、李主任带了人抵达高进县火车站的时候,先锋大队的拖拉机、马车已经在此恭候多时。 虽然乡下条件可能会简陋,可是能够摆脱紧张、危险、狂热的省城,师生们还是非常开心的,他们说说笑笑唱着歌,情绪放松。 到了种子站,看着眼前的青砖灰瓦的大院,研究所的师生们都被惊呆了。 他们真的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原本以为也就是乡下那种土坯房,有个地方落脚就可以,等过阵子城里风声小了他们就要离开的。 没想到,人家先锋大队修建了这么一座像模像样的大院给他们。 全是砖瓦房!! 虽然是青砖,却整齐美观,典雅大方,让人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蓝天白云,青砖黛瓦,热情的社员,这一切都让研究所的师生们觉得特别亲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