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地方官府的惯用的套路。 大家心知肚明。 之前就有一次明朝廷内部争论海运,还是漕运,当时朝廷就想尝试一下海运,结果官员们直接派人将船给凿沉了,最终就不了了之。 只要改革影响到自身利益,官员们就四处使绊子,皇帝对此也毫无办法。 这回海运为何如此成功,就是皇帝是另起炉灶,不再依靠官员,让风驰集团在搞海运,官员是想凿也凿也不了啊。 同理而言,江西官员也没有想到,他们制造民怨后,皇帝倒是没有出声,反倒是郭淡对他们采取了袭击。 这是之前从未发生过得事。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对抗皇帝,所有斗争都集中在官场,而民间是不可能有反对他们的势力。 这口气他们可是咽不下去,于是双方就开始较劲。 虽然他们也知道皇帝是偏向郭淡的,但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皇帝当时还退了一步,只能靠自己解决。 而这时白莲教便趁虚而入,帮助他们抵御郭淡的袭击,并且转守为攻。 但由始至终他们不是想要造反,根本目的是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就寻思着去争夺南直隶的支持,只要南直隶跟他们一块弄,朝廷必然要收回成命。 可天不遂人愿,王锡爵突然来到南京,同时朝中又在改革,南京官员立刻就都倒向内阁,还将罪责全都归咎于白莲教头上。 这立刻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直接导致他们被迫跟白莲教绑定在一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他们之前就已经跟白莲教勾搭上,这要曝光的话,他们可就完了。 白莲教这才有恃无恐在江西的壮大的自己势力。 然而,他们如今都知道,皇帝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那就不存在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是怎么抉择的问题。王锡爵说得也非常清楚,要么你们就跟着白莲教一块造反,要么你们就戴罪立功。 可真让他们造反,他们又没这个胆,明朝官员绝对是聪明人,就没有几个草包,他们是绝对知道,造反是不可能成功的,北边是南直隶,大军驻守,西边有湖广神机营,南边有李如松的大军,东边又有福州的锦衣卫。 这拿命去造啊! 于是他们果断的将屠刀挥向白莲教。 这官员要是狠起来,那是非常可怕的,估计即便郭淡让锦衣卫接管这里,都没有这么快。 因为官员们心里都知道,这其实是王锡爵在给他们机会,表面上是让他们出兵剿灭白莲教,实际上是让他们杀人灭口,必须做到死无对证。 官员们真的下足力气,去剿灭白莲教,关键他们知道白莲教的底细,可是一打一个准。 王锡爵并没有直接参与剿灭行动,他主要是忙于帮当地百姓恢复生计。 既然都已经杀人灭口,何不彻底一点,将罪证一块消灭。 他就直接命令当地官员将那些来路不正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百姓,同时威吓那些与白莲教勾结的地主、盐商出粮赈济,这些人是老老实实的服从命令,不拿的话,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其实许多百姓是被逼着加入白莲教的,因为不断的骚乱,导致百姓的庄稼被毁,只能跟白莲教混,这官府一开仓赈济,百姓全都放下兵器,跑去领粮食了。 王锡爵又下令免除许多地区的税收,劝百姓回去继续务农。 很快,江西局势就渐渐趋于稳定。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