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攥成一个拳头 日军虽说在包头的兵力不算太多,但七拼八凑的伪军兵力却是不少。这些杂牌伪军战斗力虽说不咋地,但是在日军的督战之下,躲在工事内向外开枪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这些伪军在知道来的是十八集团军部队之后,抵抗的也异常激烈。 包头的城防工事,因为所在的战略地位重要,可谓是异常的坚固。再加上晋绥部队第一次打这种设防坚固城市的攻坚战,以及实际攻坚经验与步炮协同作战经验不足,导致了战斗之中伤亡很是不轻。 一场攻坚战下来,这个作为骨干的一纵队伤亡着实不小。除了主力三五九旅伤亡过半,失去战斗力之外,其余的三个旅也伤亡不轻。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战斗,此次包头作战,晋绥军区主力伤亡达到五千多人。 这些伤亡的都是一线的作战人员,甚至大部分都是骨干。有些牺牲的营连排干部,甚至还是红军时期培养出来的老骨头。一场攻坚战下来这个伤亡数字,让晋绥军区的司令员心疼的直哆嗦。 虽说在收复包头之后,晋绥军区部队在绥西与绥南招了七千多新兵,但是新兵训练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之内损失是暂时无法弥补的。尤其是战斗骨干和基层干部的损失,是很难弥补的。 除去在包头作战之中的这些伤亡,在除去必要留守绥远从包头到集宁阴山以南地区两个旅,以及大青山游击支队改变过来的一个旅,晋绥军区主力五个纵队现在可投入作战的兵力,就更加无法满足需要。 现在全军除了实力最强的部队三旅留守绥远,一旅在包头战役之中损失过半,短时间之内无法参战,也留在了集宁地区整训新兵并进行整补之外。全军五个纵队,实际上只有九个半旅可以投入作战。甚至四、五两个纵队,现在只有一个旅的建制。 主力部队都这种情况,留守的才由地方部队升级来的那些部队,实际兵力情况更差。目前在晋北的那个新编成的纵队,两个旅相加则只有六千余人。除了几百人的纵队直属队之外,平均一个旅只有两千多兵力。 整个纵队全军上下只有抗联转交过来的七门九二步兵炮,六门速射炮,两门山炮和几门迫击炮。轻武器数量虽说接收了抗联从集宁战役缴获来的装备,已经全部清一色日械的配置比较充足,但是底子在那里摆着那。六千多人的兵力,除去直属队和非战斗人员,实际可以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还不足抗联两个团。 以这六千多人的部队,即便是加上抗联的两个团,要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围歼这个左间支队,也是相当吃力的。更何况在与左间支队作战的时候,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警戒太原一线随时可能会出现在晋西北的三十二师团? 而且在与晋绥军区接触之后,陈翰章还发现关内部队普遍存在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与抗联在人员编制上全力向一线部队倾斜,各级机关的人数有着严格规定。一线作战部队人员无论是编制,还是实有数量都相当充足的情况相比。 晋绥军区各个部队,无论是地方部队还是一线野战部队,其非战斗人员数量都相当的多。各级直属队的编制,普遍都很大。甚至有一个分区直属队人员,有五六百人的情况出现。而一线部队的步兵连队,普遍在六七十人左右,各部队头重脚轻的状况很普遍。 这种情况,在抗联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他相当于纵队一级的装甲兵司令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技术部这四大部,所有机关人员加在一起也不过才有二百余人。与这边一个团的直属队,都没有办法相比。 机关人员多,相对应的必然要挤占一线作战部队的兵力数量。各级机关占用编制过多,下面部队的一线作战兵员也就越少。在本身实力就最弱,有限的人口基数无法支撑大量扩军的情况之下,机关编制人员过多,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陈翰章认为杨继财算计的很精确,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晋绥军区现有的实力。不仅晋绥主力现在实力有限,就是晋绥军区留守在晋西北的部队,也不是所有的兵力都能参战的。 第二战区以一个军的兵力,已经进入方山一线。虽说现在停止了继续北进,但其这一举动却是在眼下的国内政治态势之下,牵扯到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