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上空笼罩着一层阴霾。 哪怕是政治觉悟能力很低的百姓,也感受到了这几天的不一样。 各家勋贵,也都纷纷奔走,或是希望躲过这一次的劫难,或是希望从这一次的变故之中谋取好处。 反正,大家都在忙碌着。 “舅舅近来为国事奔波,整个人都瘦了,我专门找人买了一批新罗出产的山参,虽然不是特别贵重,也算是外甥的一片心意。” 长孙府中,李治很是低调的去拜访长孙无忌。 虽然李治这两年已经感受到了长孙无忌这个舅舅对自己的关注和关照,但是有些事情,他还是需要展示一些态度出来的。 “雉奴,来舅舅这里,需要带什么东西呀?人来了就行了,下次别破费了!” 长孙无忌嘴上是这么说,心里面却是很受用。 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泰,亦或是李治继承大统,对他来说都是自己的亲外甥,长孙家的权势,短时间内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外甥跟外甥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自从有一次长孙无忌敏锐的感受到李世民的身体不如从前了,有一个想法就不可抑止的萌生了起来。 李承乾顺利登基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与其让相对聪明且对自己不够尊重的李泰上位,倒不如扶持李治成为储君。 在法理上,一旦李承乾被废,李治是仅次于李泰,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 最关键的是,这些年李治在朝中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等到他继承大统的时候,肯定会对自己这个舅舅百般依赖。 到时候,朝中大事,岂不是全部由自己说了算? 大丈夫,何患无妻,患无权啊! 尝试到了权利滋味的长孙无忌,希望自己的权利能够变得更大。 所以有意无意的,他开始亲近起李治来了。 “舅舅,近来我读《春秋》,时常碰到一些不大懂的地方。虽然父皇也安排了教谕讲授,但是这些人的见识自然是比不上舅舅的,我在想,以后可不可多来找舅舅请教一下呢?” 长孙无忌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李治这个说法,倒是让人非常受用。 最主要的是,聪明的他,已经从李治的这个请求之中读出了一些别的味道。 李治不是今天才开始学《春秋》的,长安城更不是只有长孙无忌才能讲好春秋,偏偏李治在这么一个时间点,来到了长孙府,跟长孙无忌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其中的意思,就很值得推敲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意识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孔夫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非常深刻政治思想的大作,现在儒学学者普遍都把它当做一本史书来读,这其实是不对的《春秋》这本书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孔夫子心中对历史事件的评判,你可以通过这些评判来学**王之术。”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口,李治就心中猛跳。 帝王之术! 看来舅舅是支持我的! 谁说我在朝堂之中没有任何支持的? “多谢舅舅指点!不过说来惭愧,这几天,长安城里风波云诡,连我都变得难以静下心来学习,不知道舅舅您有什么建议呢?” “做好你自己就行,有时候,不争就是争!” 长孙无忌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 “不争就是争?”李治好好的品味了一番长孙无忌的这话,心中有了一些主意。 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李治是人畜无害的小正太,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除了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很宠爱他之外,他居然没有给人其他印象。 只是,皇家之中,又有谁是真的人畜无害呢? …… 魏王府。 这几天,李泰很忙! 一方面,他频繁的去拜访各个大臣,也寻找着一切机会去到李世民面前刷存在感。 另外一方面,长安城中不少的官员也开始主动的去到了魏王府,想要在李泰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李承乾完了! 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情。 不管最好能不能保住性命,反正这个储君之位,他是坐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大家看一看李世民的皇子,发现李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新任太子人选。 “魏王殿下,这段时间,你一定要多跟长孙司徒多来往,朝中百官,他对陛下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与此同时,房相那边,你也要走动走动。” 刘洎是朝中大臣里头比较早就表明态度支持李泰的,现在自然当仁不让的给李泰出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