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去的最多的是造纸、炼铁、印刷、纺织等作坊,王爷你这么说,似乎还真有偷师的意思。” 房玄龄也好,李世民也好,以前都没有把倭国太当回事,所以哪怕是倭国人想去偷师,大家也没觉得怎么样。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他们也没有太过把倭国当一个威胁。 “宽儿,按照你的意思,倭国人偷师没有完成之前,哪怕是发生昨天那样的事情,他们也不会怎么样咯?” 李世民大概抓住了李宽的意思,不由得问出来自己的疑问。 “是也不是!”李宽笑了笑,“倭人最是卑鄙,偷师未成之前,肯定是不会轻易怎么样的。但是他们一向占便宜占贯了,肯定会有各种抗议,各种动作出来,目的都是想向朝廷要更多的好处。” “区区一个倭国,抗议就抗议了,不理会就是了。” 李靖连东突厥都灭了,自然不会把倭国放在眼里。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世界,最强大的就是突厥、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了。 阿拉伯帝国的强大大唐还没什么感受到,突厥人的威风前面几十年那是见多了,甚至李世民刚刚登基的时候还被逼着来了个渭水之盟呢。 “楚王,按照你的理解,大唐今后要怎么和周边国家相处?”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也就是宰相,更加关心具体怎么做。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把周边国家的利益捆绑到大唐身上,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和大唐过不去。” 李宽的话刚说完,李世民就眼前一亮,“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是谁说的?” “一个路上碰到的道士!” 李宽信口胡诌了一个理由。 说是自己说的,自己才十几岁,就有这样的见识的话,似乎不大正常啊。 “这个道士在哪?” “不知道呢,也许在云游四方,也许归隐山林了,也有可能已经得道升天了。”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楚王殿下,你这说法完全是和圣贤之说背道而驰啊。” 房玄龄虽然觉得李宽说的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和自己过往了解到的理论又完全不同,所以有点困惑。 李世民:“玄龄的疑问也是朕的疑问。自先秦以来,中原王朝与周边国家的相处都是以义为先,以理服人,迫不得已才动之以武的。” 李宽:“敢问陛下,中原王朝从大周开始算起的话,也已经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周边的异族可曾真正的臣服过?” “其他的先不说,作为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就是北方草原民族,从鬼方、俨狁、狄、匈奴、鲜卑,到现在的突厥,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的臣服。哪怕还是去年灭了东突厥,我大唐对北方草原的控制其实也还是很薄弱,许多人并非心甘情愿的臣服,你问异族可曾真正的臣服过,有什么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