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三百年中,均田制的确缓和了地主阶级和贫农们的矛盾,也给农民们带来了一段好日子。 这个“好日子”当然和我们现代化的农耕生活水平相差甚远,在那个年代,能够全家吃饱,就已经是盛世下能达到的较好的的图景。 这是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小农纯手工种植的效率难免有低效率的弊端,就算是放到现代,万千亩田的大农庄是一种效果,承包一百亩的小承包商也很有赚头,但是不可忽视小农手工种植在农村依然有很多。 和千百年前相比,这些小农种植者们在新时代,至少能够脱贫奔小康。而在封建社会中,吃饱饭,有地种,这就是他们最朴素、最真诚的心愿。 均田制一直维持到了中唐时期,有学者认为即便是贞观之治这样名声浩大的盛世开端,农民的生活,也不过是勉强果腹,国富富不到民,盛世之名,名不副实。 也有一定的道理吧,不过对比起前隋后晚唐,贞观的民本思想已经算是相当优秀的了。】 李世民立刻在“民本”二字上做了重重的标注——这是天幕钦定的核心要义,等自己上任了是要考的! 现在的李世民,和当年那个,十七岁,只擅长领兵打仗的少年人不一样了,为了日后的大业,他早早设立了文学馆,招揽门生,自己也对治国理政的著作多有研习,在日复一日向幕僚们请教的时光中,他已能独立对天幕提供的思路方向产生发散思考。 他将心中冒出的新策在心底一一记录下,准备回到秦王府后再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一商讨。 既然知晓了大唐腐坏的根源,在他手中至少要稳住后人行进的方向。 【再之后的藩镇割据问题,其实也一样根源于土地问题。 藩镇豪强能够霸道一方,依靠的是手底下的兵,那么这群兵是从哪里来的呢,又为什么愿以追随他们呢。 德宗统治年间,朝廷的使者洪经纶来到河北,听说当地节度使田悦拥兵七万,下令让他“停兵四万,令归田亩”,以此想要削弱田悦的力量。 问题来了,田呢? 这四万兵为什么要来当兵?是当兵的日子很舒坦吗?中原人对土地的热爱是爱之深沉的,能让他们出来为这些军阀卖命,那就说明他们没有田了,只能通过出卖自身劳力与性命的方式,为一家老小换来吃的穿的。 田悦对四万兵的话也验证此推测:“尔等久在军戎,各有父母妻子,既为使者所罢,如何得衣食自资?”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田悦的兵是重新回来继续当兵了,还有的被“消兵”政策强制退伍后,直接占山为盗。 无一不印证来藩镇的军队来源,都是些因土地兼并失去了自己的几亩地,只能流浪无业的亡命之徒。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