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猜测国美对于与贝尔斯登的合作肯定比较热切,大黄总还有钱搞投资,那就先让他投,贝尔斯登是不会跑,它只会被一地鸡毛的收购。 凯恩左想右想,方总的建议没问题啊,提醒也是出于好意。 他点点头,感谢了来自国美竞争对手的建议。 时间已然是下午偏后,接风宴自然要摆上一摆。 等到晚宴临近结束,方卓有点好奇这位投行掌门人对自己做空另一家投行的看法。 凯恩的反应很平淡:“易科的产品销量很棒,与索尼等音乐公司的版权合作也不错,雷曼做空易科没什么道理,同样的,你做空雷曼也没什么道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或许放缓,但cdo债券的繁荣还将持续。” 他多说了两句:“可以交易的债务就不是债务,而是资产,cdo固然建立在房地产的次级债务之上,但它的繁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房地产的层面,更多依赖于金融系统和信用,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詹姆斯·凯恩的态度很坚定,他的视角也很有意思。 cdo依赖于金融系统,而金融系统又背靠美国,那即便有风险也只是在可控范围内的风险,而风险可控,那对巨头来说还是风险吗? 金融危机里,有的投行破产,有的投行被收购,有的投行却仍旧能盈利,不同高层的判断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方卓想到了高盛,觉得高盛大量买入cds来为它持有的cdo对冲,或许就是因为保尔森当了财政管家之后看到了更全面更详实的数据,从而有了风险不一定可控的判断。 这天晚上,略微饮酒的方卓返回家中,打开最近几天都有瞧瞧的知乎。 知乎上的提问和回答都很活跃。 方卓简单回了两条的点赞量都很高。 当他喝着茶,瞧见又一次因“做空”这一行为起的争执,有些不以为然的随手答了一条:“做空,做多,看空,看多,这些报告没那么神秘,什么时候反而都是受额外因素的驱使。” “你们不要沉迷于雷曼的名头,觉得它出具的报告就多么高大上。” “雷曼能出个做空报告,明天高盛就能出个看多报告。” “也就那回事,从实际出发就好。” 方卓主要是觉得大家有点太过推崇光环,实际上,某些报告没准就是实习生写的,如何判断还是要独立思考和从实际出发。 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也就是常规的点赞。 没想到,一夜之后,方卓第二天坐在办公室里竟然看到了一则来自高盛中国的声明,大概意思是自家不受其它方的影响,对企业的看法既不参考同行,也不受特定人的驱使。 这便是高盛中国对内地首富方卓先生言论的隐隐驳斥——要说方总也是的,没事提我们干什么? 声明被转载到知乎,又有很多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各种@方卓。 方卓有点无奈,只好在原答案下追加了一句:“我说的不是你。” 就在一众吃瓜群众都纳闷之际,仅仅到了晚上,美国方面就有数家金融机构陆续发布对上市公司易科的看多报告。 北方信托、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以及高盛,它们给出的股票评级都是“买入”或者“增持”。 像北方信托,这是刚刚有所合作,出具一份看多报告压根不是事,而德银不提,如摩根和高盛,它们倒是在联系之后更多的是和雷曼不太对付,当然,也不认可雷曼的做空逻辑。 一家做空,数家看多。 到底谁对? 如果说雷曼具有投行光环,那高盛、摩根都机构也不逊色于它。 类似中概股破纪录的被“做空”,这种行为还有什么神秘感吗? 方卓于内想表达的是这个,于外也只是正常应对,倒没想真用这些做空报告把股价托上去。 至于高盛中国,那纯粹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