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一直在朝廷为官,却是有许多年不曾回到家乡了。 今日一见,只觉得家乡变化之大,竟令他有些许的陌生。 许多人变化之大,也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 唏嘘片刻,他快步上前,还未开口,就见人群忽然朝他跪了下来。 其中甚至还包括许多年纪辈分都比他大的老人。 第五百二十三章 棺椁入陵 “草民拜见尚书大人。” 震耳欲聋的拜见声响起,方孝孺已经伸出的手僵在了原地,脸色更是肉眼可见的变得萧索起来。 陈堪见状,急忙叫着方氏兄弟上前将村民们扶起来。 村民们起身,尽皆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方孝孺,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 “元生!” 方孝孺的声音传来,陈堪急忙退到方孝孺身后,应道:“老师有何吩咐?” 方孝孺张了张嘴,摇头道:“去配合一下礼部的大人,尽快把你师娘葬下,咱们便回京吧,这村子老夫就不进去了。” 此言一出,方氏兄弟顿时面面相觑。 方中宪凑到方孝孺耳边,轻声问道:“父亲,咱们好不容易回一趟家,不多留些时日吗?” 方孝孺环视一圈或打量,或拘谨的目光,摇头暗叹口气,也没多说什么。 眼见方中宪还欲再问,陈堪轻轻扯扯他的袖子,拉着他便朝灵车旁的礼部官员走去。 方中宪挣脱陈堪的手,低声问道:“元生,母亲的棺椁回乡了,我怎么觉得父亲反而不太高兴?” 陈堪脚步一顿,看着方中宪脸上的疑惑之色,沉吟片刻,摇头道:“衣锦还乡,老师自然是高兴的,只是现在的溪上方村已经变成了方家村,不再是老师的家乡了。” 方中宪皱了皱眉,有些不太理解陈堪的意思。 陈堪想了想,继续说道:“你看看现在的方家村,哪里有半点村子的样子?” 方中宪顺着陈堪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排排青砖瓦房。 大明的绝大多数村子,都是以土坯加茅草铺盖而成,家中有三间土屋,那就是富裕人家。 像北方一些地方,更是挖个窑洞就住进去。 一个村子全是青砖白墙的瓦房,这样的地方在大明不能说没有,但也绝不可能出现在宁海这样一个小地方。 偏偏这样的村子现在在宁海出现了。 这意味着什么,其实已经非常清晰明了。 片刻后,方中宪收回目光,似有所悟的微微点头,而后也不再纠结此事。 有些事情,不用说透,大家都有眼睛。 真正的大人物为什么在功成名就之后不愿返乡? 因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经是他们对家乡最大的善意。 方孝孺也是一样。 从方家村的村民们给他跪下行礼称呼他为尚书大人之时,这里已经不再是他的家乡。 他为官清廉,但一部尚书的威势是不可能隐藏的。 方家村之人借着他的名声,让县令大人都要忌惮几分,这就是中央之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 方孝孺选择视而不见,过门不入,便是给官场上的人留余地。 不然方氏族人犯下国法,地方官府是处理呢,还是不处理? 处理,怎么跟方孝孺交代? 不处理,怎么和国法国规交代?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暂时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的难题。 正如陈堪,这些年他从未回过淮西凤阳祖地,便是因为如此。 陈堪带着方氏兄弟来到灵车旁,礼部的官员正在小声和几个匠人小声商议着什么,看见陈堪带着方氏兄弟过来,郑声急忙行礼。 “见过侯爷。” “郑大人不必多礼,我就是来问问,宁国夫人的棺椁现在可以下葬了吗?” 闻言,郑声迟疑道:“正午时分乃是吉时,宁国夫人的棺椁自可下葬,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宁海县地处沿海之地,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封石,且方大人那边,下官等人也不确定,待他百年之后可否要与宁国夫人合葬。” 陈堪皱了皱眉,问道:“什么意思?” 郑声打量了方氏兄弟一眼,随即凑到陈堪的耳边低声耳语道:“若是方大人要与宁国夫人合葬,这封石就不能封,否则墓门便打不开了。” “原来如此!” 陈堪脸上露出了然之色。 简单来说,这封石和帝王陵寝之中的断龙石该是一个道理,就是用来防盗墓贼的,合上之后就打不开。 方孝孺若是要和郑氏合葬,那现在就不能封墓,须得等到方孝孺百年之后。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