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09节


进入。”

    “软实力?”

    杨士奇等人眯着眼,并不太清楚这个词汇的意思。

    朱允炆没有解释,不打算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看向胡濙:“李……志刚如今去了北平,督造北平国子监。你是国子监司业,对推汉文化于南洋可有方略?”

    胡濙心思急转,连忙说:“据目前国王所请,他们希望聘请先生至王宫,教导王子、贵族子弟。”

    朱允炆摇头说:“这种方式过于局限,朕以为可以大胆一些,直接在南洋设置学院,就命名为孔子学院,招揽南洋学子,着汉家衣裳,习汉家礼仪,通过考核,便可送国子监进修。”

    “设孔子学院?”

    杨士奇眼神发亮。

    孔夫子的招牌自然是比任何人都好用的,以前的安南现在的交趾,朝……鲜,都是奉孔子为师的,现在南洋诸国想要学习汉文化,打造孔子学院是合适的。

    陈性善有些担忧:“皇上,直接设置孔子学院,恐怕会引起南洋诸国顾虑。”

    胡濙连连点头,赞同陈性善的观点,文化教化这些事,需要慢慢来,太过猛烈了未必好。

    朱允炆笑着说:“在旧港、在渤泥岛、在交趾设置孔子学院,他们有什么好顾虑的。想派遣子弟来学习,那就派,不想派,那就不派。不过在朕看来,他们是不会拒绝的,他们想要变得强大,不落后太多,就不能不了解大明,不能不派人来大明进修。”

    杨士奇拍手赞叹,没错啊,旧港、渤泥、交趾这三个地方,可谓是辐射了整个南洋,这些藩属国直接派学生到大明修习基础,还不如加入家门口的孔子学院……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朱允炆教子

    对于孔子学院的消息,占城国、渤泥国欣喜,暹罗、满者伯夷、真腊等国选择了观望。

    礼部不作强求,不管南洋诸国愿不愿意加入,都不可能阻止孔子学院出现在南洋,实在没有学生,先生们还可以教导旧港卫军士、南洋水师军士与移民子弟,不会浪费资源。

    武英殿。

    朱文奎站在桌案旁,翻阅着一本本大明与藩属国签署过的文书,厚厚一叠,积高过肘。

    朱允炆倒显得格外惬意,把玩着两枚玄铁令牌,一枚背后“善”字,一枚背后“死”字。令朱允炆有些不满的是,刘伯完手中的“温”字令始终没有找到。

    古今令有什么隐秘,其背后隐藏着多少能量,棋手是谁,白莲教杨五山在何处,这些都成了悬疑。纵然安全局不断调查,也没有搜寻出多少线索,反而牵连了不少无辜之人。

    余十舍绝食自尽了。

    傅添锡咬断了舌头,成了哑巴。

    彭与明还活着,也是一个硬骨头,和刘伯完、李祺等人一样,打断骨头也不愿意交代。

    好在刘寡妇等人交代了一些线索,结合种种,可以确定的是,杨五山就在江北的扬州府、凤阳府、淮安府之中,但想要在茫茫人海里搜寻出来,并不容易。

    朱文奎将最后一本文书放下,看向朱允炆:“父皇,这些文书已看过。”

    朱允炆将令牌握在手中,询问:“可有什么疑惑?”

    朱文奎点了点头,有些迷茫地说:“父皇,朝廷与藩属国签署文书中,多是港口修筑、商人贸易、远航安全、打击海贼等,这些都可理解。可这里为何会有四本,是我大明朝向藩属国购买粮食的文书?”

    朱允炆身体向前倾,问:“购买粮食,有什么可疑惑的?”

    朱文奎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翻看其中一页,递给朱允炆:“父皇,你看,去年中户部统算十五大粮仓存粮,合计超出了四千万石,这还没有统算地方备灾粮。按理说,户部并不缺粮,为何还要花一笔钱购置粮食?”

    朱允炆接过小册子,看着朱文奎用心记录的数据,微微点头,耐心解释:“m.damiNGPUMp.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