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正在勾勒西域治理图景,见杨士奇行礼完毕,虚抬右手:“直接奏事吧。” 杨士奇拿出了赵术文的信,递给朱允炆:“皇上早年间说起过一个钱塘少年,现在他来了。” 朱允炆手中的毛笔一顿,接过内侍递过来的信,仔细看了看,舒心一笑:“终究还是来了啊。” 杨士奇有些不解:“皇上为何如此看重这于谦,他毕竟只有七岁,能不能成长为朝廷所需要的人才,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 朱允炆摆了摆手:“别看他只有七岁,但他的未来已是不可限量。杨士奇,等着吧,不出二十年,他很可能会与你共事啊。” 杨士奇打了个激灵,不明白朱允炆说的共事是什么意思,是说于谦成为朝臣,一起共事,还是说于谦进入内阁,一起共事? 一个七岁的孩子而已,当真值得朱允炆给出如此高的期待? 朱允炆心情很是舒畅,这也就是面对杨士奇,若是换作解缙,未必会说出这些话来。 杨士奇并非是一个妒忌之人,而是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宽容,为人正派,朱允炆即便是夸赞某些后起之秀,他也只会扶持,而绝非是打压。解缙嘛,这个不好说,他这个人有危机感,危机感强了,就容易想得多…… 杨士奇没有多问,只是提议道:“既然皇上如此重视于谦,是否需要抽调一些人进入钱塘社学,做好他的引路人。” 朱允炆深知先生对每个学生的影响之大,甚至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未来方向与成就,开口道;“赵术文、胡可为都是国子监里拔尖的人才,由他们来教导于谦,朕是放心的。只不过,朕还需要一个人去看着点,让孙有周进入钱塘县作教谕吧,让他留心于谦,从课外给他一些引导。” 杨士奇深深点头。 孙有周,国子监第一批肄业监生,现进入户部,担任员外郎一职。此人文史功底扎实,精于数学,锐意创新,推崇新学,思想新颖,又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夏元吉手中的大将。 朱允炆连这种人才都拿去给钱塘于谦了,可见他对此人极是重视。虽不明白原因,但能被朱允炆认定的人才,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才? 无论如何,都是为朝廷培养人才,让孙有周在地方上历练下也好,缺乏政绩也不好向上爬。现在朝廷上下都在推教育,无论是扫盲还是社学、县学,都是容易出政绩的地方。 朱允炆重新拿起赵术文的信,看他夸赞于谦,比有人夸赞了自己儿子还高兴,这个小家伙一定要好好成长,他日成为朱文奎的肱骨之臣,将自己的革新、理想、志向,推向更高峰。 时代的革新与前进,绝非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事,自己必须考虑接班人,考虑接班人的人才问题。历史上的于谦有能力,有手段,有品性,有原则,他近乎是一个完人,虽然不好说新学会多大程度上改变于谦,但朱允炆相信,于谦是璞玉,质地不改,时代的雕琢,只会让他更为惊艳。 于谦,朕等你长大! 这个等待,有些漫长,等于谦走入国子监,走入朝廷,没有十五年都不太现实,过早启用他,无异于揠苗助长。 等待吧,朱允炆有的是时间。 对于朱文奎,朱允炆是很欣慰的,他的第一次出行取得了不错的体验,吃了苦头,见识了底层的艰辛,走过不少路,锻炼了体魄,吃过没有规划、预想的亏,思维开始变得周密…… 为了锻炼朱文奎,也为了让朱文奎见识更多事物,朱允炆开始谋划朱文奎的二次出行,这一次的目的地将不再是凤阳,而是北平。 北平是一个需要有人去看看的地方,朱文奎跑过去看看,即可以感知匠人的伟大,民力的可贵,也可以看到不法的勾当,明白如何去做,才能让更多人满意。 只不过马恩慧却不希望朱文奎继续跑出去,韩夏雨估计也是不想再走路了,但这些,都拦不住朱允炆的安排…… 二月初,朱文奎、韩夏雨、杨溥等人再一次离开京师,乘着春风与船只,一路向北…… 西域,委鲁母。 朱棣脸色有些惊惶不定,徐辉祖脸上满是悲愁,刘儁来回踱步,杨荣紧握着双手,沉默不语。 陈常诊过之后,将宋晟的手放回被子里,起身对迎上来的朱棣、徐辉祖、宋瑄等人说:“宋将军在早去年冬日就已染了风寒,之后又是接续作战,带兵辗转数千里,鞍马疲累的厉害,如今病倒,着实难治。” 宋瑄连忙说:“陈-军医,你一定要救好父亲!”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