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隋唐时期,奇迹出现了。 自春秋到隋唐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盐铁专卖或征税制,在隋与唐初期消失了。 隋唐即不搞什么专卖,也不征税盐税,这绝对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存在。 开皇三年,隋文帝废除盐、铁、酒专卖,也不征税。 自开皇三年至唐景云末年,一百二十八年中,根本就不存在是盐税一说。 说程咬金是私盐贩子,不过是后世小说家的杜撰罢了。 这个时期没公盐、私盐之分,都没盐税一说,谁管你程咬金卖不卖盐?哪怕你程咬金体格好,扛着三百斤盐在路口卖,也没人会把他抓牢里去。 唐朝开征盐税,是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估计是给杨贵妃买了太多胭脂水粉,没钱养老婆了,所以在开元十年,弄了点盐税。 唐代盐税很重,其收入一度成为了国库支柱。如在大历末年,全年财政一千二百万贯,盐税便有六百万贯,可谓支撑着半个天下。 到了北宋时期,出现了“折中法”,让商人来负责向边疆运粮,然后给商人发放“交引”,商人拿着这“交引”回到京师,开个证明,之后到盐场领取食盐,然后拿出去卖。 南宋时期,“六贼”之一的蔡京开创性地提出了盐引法,一式两份,一份是存根,一份是凭证。商人拿钱来买盐引,然后去领盐去卖。 盐引法强化了对盐商的控制,对朝廷有好处,所以后面的朝代也基本上拿过来用。 蒙元也用的是盐引制,只不过这些人也不知道咋想的,估计是盐吃多了,拼命地涨价,一开始,一盐引也就是九贯钱,过了三十年,一盐引便涨到了一百五十贯,换下下来,一斤盐需要三四百文。 元末时期,虽然陈友谅是打渔的,朱元璋是种田的,但他们都和张士诚一样,是卖盐的。 比如朱元璋,虽然他自己不背着麻袋去卖盐,但背后有着一大批盐商支持着,要不然你以为哪里来那么多经费打仗…… 朱元璋坚持的是盐引制,到朱允炆这里,还是盐引制。 商贾想要贩卖盐,需要遵循“开中之法”与“盐引制”,朝廷在地图上画个圈,只要商贾往圈里运输一定粮食,那官方就给你盐引,你用盐引领取了盐,记得别乱跑,也别在路口蹲着了,去官府指定的位置卖盐。 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蒙古部落而言,想要走正常贸易,拿到中原的盐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非,走私! 而宋晟所言的商人,其实是走私商人。 朱允炆盘算着,用这些本该杀头的人去搜集蒙古部落的情报,到底可不可行……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界寺高僧的觉悟 走私商人,在这件事上,确实是有用武之地。 徐辉祖虽然反对坚决,但架不住朱允炆忽悠,加上他自己也没办法取得更多情报,总不能派人去抓舌头吧。 万一舌头抓多了,瓦剌、鞑靼不内讧,团结起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宋爱卿,你可有合适人选?” 朱允炆打定了主意,安排几个走私商队去摸摸瓦剌与鞑靼的底,如果他们在内讧,卖点盐铁给他们,也好增加点力气,砍起人来也能一刀砍死,于大明没什么损失。 如果他们已经内讧完了,团结对外,那也没事,几个商队而已,供应不了他们吃多久,但大明却可以早点准备,该整修城墙的去整修,该增加兵力的地方就增加点兵。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