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爵位,很有含金量,只要不糊涂不搞事不造反,不仅自己这辈子,子孙后辈,代代都可坐享其成。 大明的侯爵终其一朝。 那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再然后是李成梁,封为“宁远侯”。 辽东巡抚张学颜,调入京师待诏,以备后用。 李成梁两个儿子,李如松和李如柏,也都封“伯”了。 莫颜,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陈冰如,追封为二品英烈夫人,并赐予她爹陈中为教谕,督责县学教育事,并掌文庙祭祀。 水蛋,追封为“永昌伯”,爵位世袭。这也就意味着,几岁大的水天勤现在就是永昌伯了。 张简修,擢升为锦衣卫佥事。这是一个正四品的官儿,一不小心比殳芃的职位还高。 但其他人,圣旨上就没说了。 圣旨宣读完毕。 水墨恒一方面感到高兴,几个显著的人物几乎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可另一方面他总感觉漏了点儿什么,似乎还有很关键的啊! 比如:杨燮副将。 为何圣旨上没提? 他的功劳,可不比张学颜、李如松、李如柏低啊! 水墨恒都可以想象,若非杨燮偷偷调兵遣将前来援助,对鞑子进行两面夹击,这一仗不会呈现出碾压的局势。甚至还可以想象,若杨燮不来,李成梁后来会不会调兵跟来,都是未知之数。 再比如:轻骑兵。 为何也没提? 由于当初不知道被李成梁带回来多少,所以具体战死多少也就不得而知。但水墨恒可以断定,至少战死了两千,因为突袭战后,最后只剩下三百多轻骑兵回来。 难道这件事可以忽略掉? 难道只追求胜利的结果,而不必在乎死了多少轻骑兵? 水墨恒心下在考量。 但,因为之前对这次战役的定位,所以没有立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来。他想着,只能私下再与张居正沟通了。 朱翊钧问:“对于封赏,先生可否满意?” 水墨恒连忙拉着莫颜一同跪下,朗声说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臣诚惶诚恐,当然满意。日后,臣必为朝廷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以敬吾主之隆恩浩荡。” “先生,平身。”朱翊钧微微抬手。 他已经叫习惯了,好像改不过来,也许他认为不用改。 所以,哪怕是在朝堂之上,有两个人,他也不喊“卿家”,而总以“先生”代之。 一个是水墨恒,一个是张居正。 就像他习惯称冯保为“大伴”,而不是“冯公公”一样。但差别在于:在朝堂上,他有时候也称冯保为“冯公公”,却对水墨恒和张居正总称“先生”,不存在有时候。 “既无异议,便赐宴吧。先生,酒宴后,记得去慈宁宫。” 朱翊钧终究只是安排了酒宴,并未安排歌舞,倒是遂了水墨恒和张居正的心意。 酒宴的热闹恢弘自不必说。 为了照顾莫颜,还特意请来朝廷大臣的多位夫人作陪! 也算是很用心,很给面子了。 当然,酒宴这种场合,万历皇帝和李太后不能参加。这是朝廷历来的规矩。 所以,吃过酒宴后,水墨恒与莫颜去慈宁宫拜见李彩凤。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