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公公是怕传到皇上或太后的耳中?” “嗯啦。”冯保点了点头,“想想那些妄议的蠢东西真是可怜又可笑,以为万岁爷颁了一道圣旨,让你享受只有皇上才能享受的举国同庆的盛宴,你欣然同意,便想当然地以为你想做皇帝。” “那冯公公为何不这么认为呢?” “很明显嘛,想当皇帝的人首先得暗中培植自己的死党,至少还得拥有自己的军队。而你光明磊落,身边除了几个生意上的小伙伴和几位漂亮的大美女,哪有自己死党?手上一兵一卒都没有……” 说到这儿,冯保语气一沉,尽是鄙夷:“真不知那些蠢货是怎么想的?减轻他们的负担,还非要造谣生事……” 即便是开了挂的水墨恒,也不得不暗暗佩服冯保的敏锐眼力:看问题看得很准。 水墨恒可从未想过要当皇帝。 连太保都不想当,只想做个悠闲的臣子。在关键时刻,皇上、太后、张居正或冯保都能第一时间想到他。 不被人忽略。 但也别被人瞧不起。 一出面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然后娶几个漂漂亮亮的老婆愉快地过日子…… 这才是他的人生目标! 至于做皇帝,嘿嘿,还是算了吧。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多累多操心啊…… 尤其是大明的皇帝,受到的约束简直太多了:私生活、家事儿都有大臣管着。比如:嘉靖帝炼丹、隆庆帝吃伟哥、将来万历皇帝立谁做太子…… 都说大明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他都没啥能耐,总体水平远远不如清朝的皇帝(最崇拜的偶像金老都这么说过),其实不能如此简单地下评论。 因为时代不一样,造就的帝王自然不一样。 明朝的皇帝哪个很笨很傻呢? 没有吧。 但确实,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其他的皇帝似乎都没给人留下什么好的形象,遭人谩骂诋毁的居多。 为什么? 大明皇帝受管制的太多,有内阁,有言官,有词臣……尤其是言官,都敢当着皇上和朝臣的面数落皇上的不是。皇上通常还不能发怒,只能点头,甚至赞扬几句批评得好。 所以,大明的皇帝,尤其是中后期,一般都不作为,觉得坐着躺着挺舒服,何必“多管闲事”得罪人呢?反正自有臣子帮我决定、帮我处理国家大事…… 处于这样一种大环境,造就这样一种惰性心理,试问还能锻炼出什么牛逼的皇帝来? 可以这么说,当明朝的皇帝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自朱棣之后想当一个好皇帝真的很难。 不单单是人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环境的原因。 环境决定人! 因而,水墨恒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当什么卵子皇帝,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闲臣多好。 别说培植自己的死党和拥有自己的军队,就是武职都没担任,只领“少保”这个虚衔,看中的就是一个“闲”字。 这一点,被冯保看透了。 作为水墨恒,无疑感到欣慰。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