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拍板,一锤定音,“既然冯公公没意见,那这件事就按水少保的建议去做。” 这样,大明王朝坚持了两百年的“祖制”,在李彩凤手里便止步改弦易辙了。 受益最大的当然是朝廷。 其次是张居正,借水墨恒之口,没有得罪冯保,还将问题沿着自己设想的方向漂亮地解决了。只是又欠“妖孽”一个人情啊…… 李彩凤非常满意,不禁问道:“冯公公,今年预算,申请的用银是多少?” “八十八万。”冯保答。 “如此一来,你觉得今年用银多少合适?”李彩凤又问。 “四十四万?”冯保一下子砍一半,觉得已经很是大方了。不料话音刚落,只听李彩凤道:“再砍一半,二十万如何?” “奴才谨遵太后懿旨。”冯保想哭,从八十八万两,一下子减到二十万,我的妈呀…… 就连水墨恒、张居正、王国光都感到吃惊。 李彩凤也是因为高兴,心情豁然开朗。但她这么说,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站在一个母亲对儿子关心细察的角度: “钧儿今年十二岁,正是长个儿的时候,比起他刚登基那会儿长高了半个头。龙衣若做多了,到明年,恐怕又不合身,白费银子,不如少做两套。” 张居正听了,真心赞道:“还是太后细心。” 冯保闷着不作声。 李彩凤知道冯保不高兴,想了想,高屋建瓴地说:“咱说话可能不中听,但希望你们几个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为皇上着想,为朝廷着想,千万不要打自家的小算盘,更不要为鸡毛蒜皮的事闹得不愉快。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你们都是替皇上当家的,一定要和和气气。” 冯保是个聪明人,一听李彩凤这话其实是对他说的,赶紧将心里的不悦压住,表白道:“太后所言极是,奴才必铭记于心,咱都是为皇上效劳的,衷心事主是咱的本分,哪里闹意气?” “冯公公这么说,咱就放心了。”李彩凤浅浅一笑。 “太后,臣还有一事想要禀奏。”见太后高兴,张居正索性将心中的问题一并道出。 “说吧。” “工部尚书朱衡请求致仕,不知太后是恩准还是慰留?” “张先生的意思呢?” “臣以为,朱老年事已高,太后可以恩准他致仕回家休养。”张居正谨慎地回道。 “左掖门事件刚发生不久,朱衡又是三朝元老,这个时候恩准他致仕,天下人会不会说咱无情?”李彩凤担忧地说,“这也是我为何不让钧儿批旨的原因。” “这个好办。”水墨恒道,“让皇上开恩,晋升朱老为太子太保,袭一品勋衔致仕,另外加荫一子,让他风光体面地告老还乡。” 其实,这不过是张居正的老伎俩罢了。但这个时候,让张居正说出来肯定不合适,所以水墨恒代劳,也算是为朱衡挣回面子。 李彩凤道:“那好吧。” 这样,张居正心中大宽,第二个问题也完满地解决掉。 接下来,就该撸起袖子,猛干一场了! 第四卷完 敬请关注第五卷《舍我其谁》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