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也敢跑到理工科头上耀武扬威了?” 第39章 激励 光烈十一年,九月二十日 朱由榔亲自出席了金陵大学的开学典礼 大学从光烈九年就已经开始筹建,经过两年的时间,总算是落地了。 主要教授、讲师由翰林策研、格物两院院士和研究院兼任 另一方面也是在给翰林院提供足够的科研人才 第一届入学,人数并不算多,大概只有九百多号学生,其中八百五十号是考试录取的,另外五十人是青年转业军官,以及北方士子专推。 朱由榔废除了过去国子监的捐贡制度,改为统一考试,不过在录取时也是有所偏向的。 两个方面一般会有固定名额,一个是北方各省出身,在光烈十八年前,也就是两个五年规划完成之前,能有专推名额,保证南北差异不至于太大。 当然,这个专推名额也是要考试的,只是相较于统一考试略简单 其次便是军队,有小学以上教育资历的青年军士、军官,每年也有参与军内专推名额考试的资格。 在这两者之外,还有几个来自朝鲜的留学生,一开始朱由榔还没注意到留学生这个问题,还是朝鲜人自己找上门来的。 这个时代的朝鲜,自称“小中华”,是明王朝的忠实迷弟(真不是装的,朝鲜受明朝影响极大,历史上,明朝灭亡以后,直到康熙年间,朝鲜文人都依然使用崇桢纪年。) 听闻中原这边,有此等“文章盛事”,当然要主动参与进来,与有荣焉。 所派的士子也都是国中显贵之家,本来按照内阁的意思,人家千里跑过来,而且还都是朝鲜统治阶层出身,可以免试入学,本来对于这些留学生而言,他们身上承担联系两国政治关联的使命,远比学到啥重要。 不过人家朝鲜士子只觉得是羞辱,此时的朝鲜儒学氛围很浓厚,出过不少大家,也是有科举的,自然风气和内陆也就大同小异。 一共十一人,参加应试,居然全部考中 不过想想也对,这些人都是朝鲜全国的青年精英所在,又岂会是庸才呢? 翻修之后的国子监原址,与过去大不相同 确切地说,这些新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成果 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材料上的 教学楼是左右各两排,共八栋双层砖混结构的楼房 格物院材料所之前就已经启动过有关混凝土技术的攻关,虽然距离后世那种胶凝复合式混凝土,还差得远,但一些基础的技术雏形,其实本来就有了。 比如利用石灰、黏土和砂石混合的三合土,就是南京城墙的主要材料,事实证明,的确很管用。 材料所的研究,也是基于这些原有基础之上的。 改良后的三合土,性能较以往提升不少,第一个应用的地方,却不是城墙,而是金陵大学的教学楼。 整体建筑,一方面增加了空间利用率,一栋楼大约能有十六间教室,相较于以往的院落式建筑,更为紧凑。 不过也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格,比如顶瓦和飞檐斗拱。 就朱由榔的视角来看,嗯,有点像建国早期的火车站 当然,朱由榔最重视的,还是实验楼 包括格物系、工程系、医学系、农学系、地理系的多个室内、室外实验室 去年才被光学所弄出来的天文望远镜和简易显微镜,都投入了使用,让朱由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