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第247章


    哦,不是从来没有见过。但是他很有可能,不多少时间,就没办法再见了。

    沉默着扫射,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朝他望来,向来严肃地不苟言笑,此刻却染上了忧色的脸。

    “……朕本来还以为,那句年寿不丰里头没有朕的存在呢。”

    赵顼开口,说出话的语气竟然还能带着点轻松,好像在和自己器重的大臣唠些家常般地和煦。

    只有他脸上僵硬的笑意,泄露了他真实的情绪。

    “现在看来,朕果然是正宗的太宗血脉?”

    所以才落得个什么,赵家祖传多病?

    【既然话都讲到这里了,我们干脆把熙丰变法里头的科举改革也说了吧。

    怎么说呢,宋朝这两场改革,带头人物给出的方案多少都带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听上去很让人动容,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到底有一些虚无缥缈没考虑好不够“实干”的地方。

    王安石变法里头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经济政策的部分,庆历新政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科举改革。

    可能有人听了前面的话会问:

    王安石变法,不也改了取士之道吗?你为什么不说王安石的科举改革离谱呢?】

    沉默的范仲淹,此时倏地抬起了头。

    他想知道,自己的后辈改革的时候,是怎么避开他走的老路的。

    【那是因为王安石和范仲淹,对科举考试本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范仲淹理想主义地将其定义为——选拔人才的渠道。

    他希望的是通过科举考试,将世上所有的人才都笼络到朝廷之中,达成一种“野无遗贤”的理想状态。】

    “荒谬——怎么可以这样评价范公?!”

    有支持范仲淹的官员当场就变了脸色。

    这句话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好似还在称赞范仲淹理想的高远。

    然而在座这些文人哪里不懂这些文字底下的闹剧。

    野无遗贤——除了《尚书》中的原句,它更是唐朝奸相李林甫用以忽悠玄宗的闹剧。

    在这样的语境中出现,更显出微妙的讽刺。

    但是被隐晦指摘的存在,范仲淹却毫不在乎。

    他只专注地看着,看着天幕。

    【而王安石却不同。

    他把科举考试,当做一场淘汰赛。】

    淘,汰?

    神宗朝的官员俱是一愣,求知的目光齐刷刷望向了变法主持者本人:他们又不是王安石肚中的蛔虫,哪里能在对方还没提出的时候就猜到他打算怎么干。

    但是王安石闭着嘴,没说话。

    王安石:不确定,再看看。万一未来自己改进了呢。(谨慎)

M.dAmiNGPUmp.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