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敏感处”,此番,也是确定刘承祐无他意之后,方才应下。 去岁刘知远亲征,尚有魏王刘承训监国。轮到刘承祐,也是没办法,只能求于太后了。整个东京城中,能够镇得住场面,且得刘承祐信任的,也只有这个娘亲了。 至于因此,会造成母系外戚势力大幅度抬头,这对于如今的大汉来讲,只是小患。同京城与国家的稳定相较,又算不得什么了。 自李氏那里退出,刘承祐收到了来自前线的好消息,杨业却蒲军于风陵津,同事,赵晖已率三千陕军西进支援。前线无大碍,刘承祐这边,能够更加稳当。 强打着精神,刘承祐先后御临枢密院与侍卫司,察问出征军队调整事宜。大军出征,御驾起行,不是马步军一道出发。枢密院的效率不低,此前的调度筹备也不是说说的,小底军两厢六军一万余卒,已在都指挥使周晖的率领下,先行开拔西进,为先锋部队。 另外,按照计划,兴捷军与散指挥二军,晚两个时辰,将押送一部分粮械械循其后而动。到明日,才是刘承祐率护圣马军并龙栖、内殿直等军,作为中军出发。 五万步骑,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掺水分的。如此一来,大军离京后,开封城内外的禁军,也只余四万出头了,且战力稍次。 作为一个无险可守的国都,已经算空虚了,而这部分军马,除了巩固东京之外,还要随时应对可能自南边的唐军威胁。不过,倘若唐军出兵,打到东京,基本是不可能的…… 皇城阙楼上,刘承祐扶着被打扫得异常干净的栏杆,南眺东京城垣。虽然难堪全貌,但隐约能够想象得到而今的东京风物。初秋,正是美好的时节,丰收的季节,衣食之类,大量新品上市。东京的商业氛围,似乎一向浓厚。 近来城中的气氛,是一般半载以来最祥和的一段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粮价降了。不过,随着河中叛,粮价又要涨了,城中的管制又要加强了。 “此次西征,不带上你,心里有些遗憾吧!”刘承祐偏头看着笔挺地站在身旁的向训,问道。 作为心腹之臣,在刘承祐面前,向训保持着恭重的同时,却也没太过紧张。闻问,洒然道:“不能随陛下平叛,固然可惜,但能为陛下,守御皇城,臣亦感荣焉!” 向训,已经是个十分成熟的人才,没有年轻人的气盛,心态放得很平和,也十分有眼光。 此次西征,刘承祐的旧部似孙立、马全义、韩通、李崇矩皆随军出战,唯有向训,被刘承祐留在东京。仍肩皇城使的同时,刘承祐拔之为控鹤军都指挥使!向训,当然清楚,刘承祐留他在东京的目的。 “控鹤军,乃东京禁军中,最精锐者,朕便交与你手中了。太后、大内、皇城、诸衙,皆交由你护卫了!”对向训的态度,刘承祐十分满意,郑重相托。 见状,向训后退一步,拱手严肃应道:“末将必不负陛下重托。” “对你向星民,朕自然是相信的!” 东京这边,尚洪迁被刘承祐留下了,继续统帅禁军,主开封军事,他当禁帅的这两个多月,对他的工作刘承祐很满意。 两个舅父,李洪信与李洪威,一个为侍卫副帅,一个为马军都指,犹掌军权,以作制衡,上头还有李氏压着,另外一个舅父李洪建,则被召随军。 又有京城巡检使盖万,率巡检司卒,与开封府一道,共同维护东京治安。 宰臣之中,杨邠与冯道随驾。冯道从军,以备咨询。带上杨邠,可不是宠信的体现,若留其在京,刘承祐怕他搞事情。出征期间,刘承祐不想东京出现任何意外动乱。 其余宰臣,处理国政,稳定后方。王章与郭威,则以王章为主导,在后方,统筹诸务,对西征大军进行支持。 总之,对东京的安排,刘承祐力求一个平衡。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