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1238章 过渡机型


了,在没眼力见儿的人也知道,这位大领导算是爱上了眼前的多用途战斗姬了。

    更何况庄建业又不是那种没眼力见儿的人,当然得好好介绍介绍了。

    至于为此抢了东北航空的风头,庄建业就管不到了,自己已经用蒙布盖上了还能怎么样?总不能把调研组的人眼睛戳瞎吧。

    更何况东北航空在这个项目上有大到近乎疯狂的利益;中国腾飞同样对这个项目有着无法割舍的好处。

    若非如此,过去数年打生打死的两家竞争对手也不可能屏弃前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呸……是握手言欢。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在十号工程没有正式定型;进口的苏—27国产化尚未完成;普遍装备的歼—7改进型依旧落后;寄予厚望的歼—82战斗机难挑大梁之际,国内的空军航空兵部队真真是叫一个青黄不接。

    正因为如此,航空兵部队继续一款技术成熟,成本不高且具备一定三代机作战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作为一个过渡机种,填补如今空中力量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没办法,无论是十号工程还是苏—27国产化,真正能形成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跃升怎么也要等到21世纪10年代之后了,可在这之前怎么办?总不能继续干瞪眼吧?

    于是空军和海军两大军种的海军航空兵一道向国内的航空工业部门下发意向书,寻求一款最大起飞重量15吨左右,作战半径1200公里上下,且基于老旧型号改装的,能够快速形成生产能力和战斗力的多用途战斗机。

    当时应约的厂家一共四个,分别是东北航空集团,成功集团,腾飞集团以及宏通航空制造厂。

    其中成功集团基于歼—7改进的超—7轻型战斗机以及东北航空基于歼—82改进的歼—82m最为抢眼。

    当然腾飞集团基于歼教—7max改进的fnb—2000轻型战斗机和宏通厂的“猎鹰”战斗机也很不错。

    不过最后腾飞集团和宏通厂的方案因为是全新机种,与海空军要求的基于旧型号改进的初衷不符惨被淘汰。

    宏通厂为此愤愤不平,犹如激昂的愤青一样,有种明珠蒙尘的既视感,落选之后便闷头继续搞自己的“猎鹰”战斗机,似乎不把其化茧成蝶誓不罢休。

    腾飞集团就没这么轴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腾飞集团也没法子轴,毕竟自己还得吃饱肚子呢,于是落选之后果断的联系另外两家入选的大佬,问他们要不要做配套。

    成功厂自不必说,这么多年的老基友了,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

    东北航空刚开始没有明确表态,而是派遣一个庞大的考察团来到腾飞集团,一番细致的查访之后,居然向腾飞集团抛出了合作研制歼—82m的橄榄枝。

    这个提议着实是把腾飞集团上下给惊到了,要知道两架打生打死可有好些年了,腾飞集团能给东北航空提供些原材料和设备就已经很不错了,参与联合研制想都别想。

    别说是东北航空,就是成功集团的超—7项目,腾飞集团基础设计参与的也不多,撑破老天就是生产些对工艺要求高的零部件儿罢了。

m.damiNGpUmP.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