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第330节


    一下子安排那么多人,也就农场和牧场能做到。

    但一直在那里呆着可不是这些返城知青的最终目的,他们归根结底是想要个好点的工作。

    “具体的细则还要再想想,老周怎么还没来?”

    市委的会议,不过长缨还特意喊了一声,让周昌平过来开会。

    她话音刚落下,周昌平抱着一摞资料进了来,“来了来了,我那边刚整理好,咱们市一共有一百九十三所小学,初中高中加起来有一百零六所,还有二十三个大中专学校和四所大学。”

    一共就三百二十六所学校。

    “教师缺口呢?”

    周昌平张口就来,“主要是小学缺口大,这里面有很多公社生产队的学校,有的学校就那么三两个老师教一到六年级全部的课程,如果给每个年级都安排老师的话……”

    那需要的人几乎要上千。

    欧阳兰把这笔账算了下觉得头好像没那么疼了,“要不问问这些知青里面谁有教学经验,安排他们去当老师。总不能全都送到农场牧场吧?”

    周昌平第一个反对,“这不成,万一扯谎呢?”这事不是没出过,他是管教育的,遇到好几次这种情况。

    长缨倒是觉得可以考虑,“非要这样的话那就得跟这些知青当初插队的地方联系,确定每一位知青在那边的工作情况,这三千多个知青,分散在全国各地……”

    她看向欧阳兰,“组织部的电话得打爆吧?”

    三千多人的工作量啊,他手下那群人把嗓子喊哑了都不见得能处理完。

    “那还是慢慢考察吧。”

    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他们组织部的活都能安排到今年七月份了好吗?

    会议讨论了大半天,到底还是确定了下来。

    这三千多知青都先安排到农场牧场去。

    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工作表现优异的,结合知青自身想法进行工作上的安排。

    至于工作的安排倒也简单,大概有以下三个出路:

    1、安排到全市的中小学当老师。

    2、安排到还需要人手的那二百多个岗位。

    3、安排到酒厂还有军区正在建设的副食品厂。

    “我觉得如果这些知青能够考上大学的话,也是个出路。”周昌平的想法到底和教育息息相关,何况金城的几所大中专学校也的确需要学生。

    “嗯,你回去后看下今年预算还剩下多少,如果考上大学能给这些准大学生多少额外的奖励。”

    就跟二十一世纪学校总是想法子提升学生就业率似的,继续读书也是就业率的一种嘛。

    “跟咱们本市生源一视同仁,如果没有读书的钱,那就跟市里借,毕业工作后再还就是了。”

    周昌平连忙记下,“那是不是先跟他们说声?”

    按照他的想法,能去读大学就去读,现在的大学生多吃香啊。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考入学大学生今年有要毕业的了,当然这部分人很少,毕竟现在国内大部分还都是四年学制,这批三年学制的只占其中极少一部分。

    他们教育局这边已经盯着金城师范学院的那些准毕业生,想着给他们安排工作呢。

    “都说吧,让他们自己选。”

    原本长缨是不打算提醒这些回城知青的,主要是考虑到自觉性也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

    但鼓励他们准备高考势必会影响到在农场牧场干活的积极性。

    还是让他们做出选择判断的好。

    会议讨论结果很快就在本地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出来,同时张贴在宣传栏广而告之。

    回城知青们就这事议论纷纷。

    他们刚从乡下回来,这又要被赶到农场牧场干活。这不就相当于换个地方继续当农民吗?

    这算什么,糊弄他们这些没办法依仗家里的人吗?

    有些知青情绪已经被鼓动起来,要去市委市政府那边闹,他们凭什么要被这么欺负?

    但有的知青则是平静的收拾东西,打算去那边的农场牧场报到。

    “刘峰你疯了是不是?你去那边干活哪还有时间来复习准备高考?”

    回城知青刘峰格外的平静,“在这里也不见得有时间,我们本来就不是金城市的人,留在这里本就无理三分。市委的通知说白了就是告诉我们,干活才能留在金城给自己博一个前程,你如果不见好就收的话我怕只会被遣送回去。”

    一个大院长大的,李锐听到刘峰这话心中已经怯了三分,但他不想再过之前那种日子。

    “把我送回去我也会再回来的。”

    他也不想回老家,金城到底是省城,怎么都比家乡好。

    刘峰收拾好东西,“你是能再回来,只是到m.daMIngpUmP.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