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部分的图纸,黑川纪章则负责日本捐款修建的游泳馆、剧院和研修用房的施工图;这套方案得到了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 可等到项目正式落成后,在国内新闻媒体的报道上,却只有国际建筑大师黑川纪章的名字,竣工仪式上,主办方在主席台上为黑川纪章安排了座位和发言,却没有李宗泽先生的位置,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人感慨不已。 虽然在工作进度上有点偷懒,但这件事却不是黑川纪章的意思,而且主办方和中国媒体的主张,让李宗泽先生蒙受了巨大的委屈。 究其原因,一来在国内的媒体上,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报道摄影作品的时候要提摄影师,报道文学作品的时候必然会提到作者,报道画作的时候同样如此,但轮到建筑作品的时候,却很少提建筑师的名字。 这是因为集体主义的影响,在很多人看来,一座建筑能否成功,是集体的功绩,包括勘查地况的技术人员,建造楼宇的工人,如果特意点名建筑师,那岂不是成了他一个人的功劳?所以在媒体报道上就没了建筑师的名字。 直到贝聿铭、黑川纪章等外国建筑师进入国内,才逐渐改变了这一情况,那些新闻记者看到这些迥然不同的建筑作品后,理所当然地将其归为国外建筑师的功劳。 而且不管贝聿铭也好,还是黑川纪章也罢,都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是被咱们千辛万苦邀请来的,你要是不提人家的名字也太不合适了吧? 但是在对待咱们自己的建筑师上,就没这么宽松了,国内的建筑师,在咱们自家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还勉强能忍。 可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明明是李宗泽和黑川纪章共同的作品,那为啥只提黑川纪章的名字,而不提李宗泽的名字?这就有点忍无可忍了! 要是按照国内的习惯,俩人的名字都不提也行,一视同仁么!或者按照国外的习惯,把俩人的名字都提上,在主席台上给两位都安排上座位,这样也可以! 可你最后只提了黑川纪章一个人!这让大家伙看了,岂不是说李先生啥也不没干?这怎么能忍得下去?合着我们成了吃白饭不干活的了? 这一情况引起了许多建筑师的强烈不满,他们还专门开了讨论会,来讨论这一情况,除了讨论中日青年友好中心设计上的成就和得失之外,还希望能够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改变舆论和社会风气中对国内建筑师不公平的一面。 相关领导口口声声说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但是等听说讨论会召开的时候,又担心得罪日本方面,得罪黑川纪章! 在讨论会结束之后,新闻媒体提到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的时候,依旧只说“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黑川纪章”,而从来不提李宗泽的名字,建筑界的呼吁并没什么卵用。 这种区别对待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改革开放后打开国门看到巨大差距的自卑感的体现,这导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一提到建筑设计,总是本能地觉得国内的建筑师水平不行,外国的建筑师才厉害。 就算王澍拿了普利兹克奖,就算马岩松在国外竞标拿下一个又一个项目,这种情况也没多少改变;在建筑设计竞标中,就算是同样的水平,甚至是在中国建筑师作品比外国建筑师略强的情况下,甲方最终还是会选择和外国建筑师合作。 林楼后世的那次失败就有这样的原因,这种区别对待可谓是由来已久了,所以林楼一听说黑川纪章要邀请自己参与中日友好中心的设计,就马上答应下来,他想和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抗争,想纠正这种贻害甚远的习惯。 面对外国先进的地方我们要学习,这也是必须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妄自菲薄,不敢承认自己优秀的地方,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处理方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