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暗暗埋怨朱老三。 一天天猪脑袋,能问她这那的,咋就不知道和她提可以开垦荒地。这是多么重要的事儿,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她要抓紧回去开荒。 连着二哥也是,白瞎俩人在城里当职,还抵不上一个面馆妇人的小道消息。 李氏走出挺远了,后面的面馆老板娘还在喊: “大妹子,别走亲串友将这事儿传到外县,那会给咱县太爷惹祸的。” 瞧瞧人家这觉悟。 李知县护着县里老百姓,知道打起仗来会被多征粮,搞不好会饿死人,就大展魄力干出暗戳戳让老百姓偷摸开荒的事儿,那咱全县人民绝不负他。别被外县嫉妒给暗害喽。 外面那些官,谁知道是个啥心思,哪里像李知县这样,宁可违背政令也要先护着老百姓。 再说,传出去不好,回头县太爷压力太大,不敢再让垦荒可咋办。 而李氏这面进趟城,可以说是误打误撞的拿到了第一手消息。 这不嘛,她一路匆匆往左家酒铺子去,路上见闻挺让人唏嘘。 除了卖粮油的排着长长的队伍,开杂货铺子的陆续有人光顾,可见老百姓甭管啥时候都离不开吃用。剩下的买卖包括布庄、成衣铺子、胭脂水粉,不是那种必需品的买卖都不咋地。 一走一过,李氏还听了几耳朵不收野物啦,像野鸡野鸭啥的,人家都不收,除非能猎来带贵重毛皮的,可见猎人日子定会受影响。 还说榛子松子,赶明儿能收些却不会再像以前的价,因为本地卖不动,要倒动到外地,这就会多出不少路上费用。 费用从哪里来,走商的依旧要挣那些,再让利还不够吃辛苦的,只能从打山榛的人身上出。 李氏进了左家酒铺子,用水瓢舀了一大瓢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半瓢。 咽下水,正要和吉三唏嘘两句,咱家酒买卖不错,这种情况下还能有许多人买酒解馋,可见酒鬼是真多。 门幌子掀开,左里正家里,那位在县衙跑腿的孙儿走了进来。 “快,哥,你给村里写信,让家里老老少少开荒起来。我不能写,得是你的字迹。” 乐竹在知县身边跑腿,他的字迹信件一旦落在旁人手里,会被误解是知县的意思。真丢了倒没事儿,就怕给知县大人惹祸。 毕竟只他们县允许老百姓偷偷摸摸开荒,此事不是能拿到台面上明说的。 不要和朝廷讲道理,你是死心眼吗?老百姓都要饿死了,你还讲什么莫非王土不让随意耕种?没用,那是不想活了嘛。全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这么定的,下面就要这么办。不要讲难处。 所以李知县只能想个招,就让百姓闷头开垦吧,能来得及种什么就多种,他装瞎。回头万一上面怪罪下来,大不了装作不知道,理由也是现成的:永甸县离边境不算远,要配合边境战役好些事情,没有精力注意到开荒。 这不嘛,乐竹作为小书童,跟在李知县身边也很忙。 今儿是知县大人身边的墨竹哥照顾他,墨竹也是念着朱兴德,让他出来特意给游寒村送个信儿。 吉三笑了下,迎人进里屋说话,然后才指了指李氏说,恰好家里来了放心人,不用写信。 李氏这回见到内部人,赶紧问问心里托底的问题:“种多少都没事儿?不会将荒地也算进各家征收税粮里吧。” “不会,没事儿。你要是有能耐,就算将咱寒山铲平移山都没有人管。谁占上算谁的。最起码敢保证,这一茬种出的东西,谁种归谁。以后不敢说,这个倒是真的。” 乐竹想起墨竹哥的嘱咐,急忙加了句:“不过,三嫂子,麻烦你回头提醒俺爷一声,千万让大家别哄抢荒地出事儿。外面那黑土地有的是,差别不过就是走的道远道近,别都眼皮子浅抢起来。大伙一旦为抢近处荒地打起来,还打的是群架,那得了,咱县太爷想装作不知道都不成。” 李氏连连点头:“我晓得晓得,知道轻重。” 却在心里打算好,回去第一件事不是寻左里正,而是先抓住小叔子的人,再派人回杏林村寻大伯哥,赶紧着让咱自己这几家人先占上好荒地,然后再告诉别人。反正前后不过是差一天,咱家要先给那好地方刨上。 就在李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