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身上都有固有印象。 而后就是剧本契合度问题。李幼荣能吃苦,演技确实算是同龄人的第一梯队,可要他去演三四十岁的人他也做不到啊。看看今年的国内三奖,提名的片子有讲原生家庭的《一个都不能少》,讲办公室白领待产期危机的《通向那扇门》、讲单亲爸爸的《后来只有我和你》、将医疗的《急诊室危机》,甚至唯一的一个爱情片《再爱一次》,男演员的年龄也要三十岁往上,因为角色的设定是三十八岁。 这些剧上映后都很出彩,票房和口碑两手都抓,这就导致了明年的影视计划中也是这类的本子偏多。 程潇潇在给李幼荣计划明年的工作情况时就在感慨:“男演员的事业高峰期果然是在三十五岁左右。” 李幼荣这种小生就在他还不知道的时候,被市场抛弃了。 他的两个朋友周济怀和邓泽阳当然也是被这个漩涡排除之外的人,为了巩固人气事业,前者只能在偶像剧生活剧里连轴转,后者索性去拍谍战剧等红色片。 李幼荣有时候还能接到他们大倒苦水的电话。 再来就是公司问题。 陈家河为了建立正东公司的品牌形象,这几年一直对外宣称他是【一哥】,这虽然是个虚名,可事到临头也真能要人命。以前正东没有建立,拉桥搭线,人家为了这群二代背后站着的人,也愿意给个面子。后来有了正东,这个就是跟人来抢饭碗的公司不仅没有上市,集团内也拒绝融资——这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了有些资本注入的大片正东根本插手不上。 正东一直在被主流圈子排挤。 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要向资本打开怀抱,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可陈家河和那些一起创业的朋友们不这么想。当他们在正东失去了话语权,正东还是正东吗? 拿荣月娇邀请的那部港片来说,李幼荣是拍完才从程潇潇那里听到,这部电影至少有两岸三地二十三家公司共同投资。荣月娇邀请他的这个角色,还是因为中途加太多支线,为了捋顺剧情第三次加的。 李幼荣当时就对自己电影上映后的镜头和这部片子的质量产生了怀疑。 所以从李幼荣自己琢磨出来的文艺片路子之外,后来正东推出的张轩松,以及现在打头的小花迟蓿,都只能在偶像剧里打滚。 不管在哪个国家,影视圈从来都有电影圈对电视圈的鄙视链,张轩松和迟蓿不可能没有拍电影的野望,可对于现在根本拿不到好的电影资源的正东来说,他们只能在电视圈跟更出名的前辈厮杀,巩固人气,磨炼演技。 现在的国内市场,对三十岁以下的第一梯队小生,情况确实太严酷了。 李幼荣有时去参加正东的高层会议,和陈家河一帮股东一起讨论过正东从经济公司转影视制作公司的可能性,可做过具体分析后,只能说现阶段不合适。 嗅觉敏锐的媒体也感受到了影视圈这种尴尬的气氛,对此不惜版面大书特书:【经济危机下造成的影视寒冬】。 陈家河当时就被逗笑:“可不是影视寒冬?要死大家一起死!” 现在哪家公司没出现这种问题——精心培养的演员拿不到更好的角色发展不起来。可藏在资本心里的自私就是让他们不愿意做半分退让。 陈家河懒得再搭理这些顽固,他已经在李幼荣的建议下尝试买网络小说了。 这虽然救不了市场,可至少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还是得有了钱再去想其他的。 因为国内的市场环境不佳,本来没打算现在就在好莱坞发展的李幼荣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甚至在团队的建议下跟美国这边最大的经纪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