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只要他同意了,老三一出京城肯定会被埋伏暗杀,他就算是把整个火器营都派过去,也未必能护得住老三。 真把那些大族乡绅逼急了,造起反来只会比寻常民变更难控制。 他疯了才会让老三去祸祸陕西和甘肃,不过他看老三也不会蠢到不要命的程度,只是想发泄被太子和群臣针对的愤懑罢了。 这手段还是稚嫩了些。 康熙毫不意外地驳回了诚亲王的请缨,但却安排给了诚亲王一项更重要的差事——为浑河改道。 浑河有三个特点,善迁徙,善瘀堵,善决堤。 尤其是最近这十几年,因为堤防不断延伸,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堆积,使河床越来越高,决堤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一旦决堤,为了堵住决堤口,就只能将堤防修得更高更长,堆积的泥沙只会更多,如此循环反复,不光要不断的往里砸钱,河道两旁的农田也常年受灾。 若不是噶尔丹逃了一次又一次,朝廷始终要为大战做准备,头几年就该给浑河改道了,工部光是图纸就已经改了三份。 给浑河改道,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在工部呈上来的奏折中,单是民夫就要招募十几万,所需银两高达四百万。 治水是一项大功绩,更何况还是如此浩大的工程,福泽后世,比上多少次战场都管用。 此事交给老三来做,他是放心的,起码能把银子花到该花的地方,这样的一个肥差,也就老三不会趁机在里头捞银子,还会管住剩下那些人的手。 把诚亲王派到甘肃或者陕西去肃清官场,群臣不乐意,让诚亲王负责数百万两银子的浑河改道,一部分官员也是不愿意的。 但前者是强烈反对且人数众多,后者放到平时,反对的态度称得上激烈,人数也绝对不算少,只是跟前者比起来,反对声显得没那么多而已。 康熙直接将此事定下来,胤祉也干脆利落地领了旨,不过,皇阿玛刚刚以他身体刚养好为由拒绝让他去甘肃或陕西。 “儿臣没办过如此重大的差事,再加上身体刚刚养好,担心难以将事情处理周全,皇阿玛可否给儿臣安排几个帮手?” 最好是内阁学士,不是也没关系,若是个贪官,顺手处理了,不是贪官,便能留下来做帮手,只要人手足够多,他照样可以保持正常健康的作息,绝不猝死。 第107章 一更(捉虫) 纳兰明珠顶着两个浓厚的黑眼圈,脸上面无表情,心里头却是满意的,尤其是看到索额图望向他的那副蠢样子。 万岁爷愿意将浑河改道这样的政绩工程都交给诚亲王来办,可见对太子已经忌惮到什么程度了。 而且诚亲王有了这么大的差事办,应该也就没有精力琢磨那些胆大包天的想法了,等人冷静下来,就知道昨日说的事儿有多不靠谱了。 一个戴梓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出来容易,要藏个人也不难,别说是藏到南边了,就算是京城也藏得,戴梓又不是噶尔丹,被流放到盛京那么些年了,还有几个人记得。 只是有了戴梓又能如何,诚亲王没有自己的地盘,藏个人容易,就算是要锻造些刀枪,也不是不能瞒过去,但诚亲王要戴梓明显是冲着火炮去的,火炮哪是不声不响就能造出来的玩意儿,试炮的时候动静大的很,很难不被发现。 而且诚亲王就算能把山西百姓鼓动起来,也杀不到京城来。 纳兰明珠昨日一晚上都没睡好,倒不是因为他答应了诚亲王去把戴梓弄来,这事儿不难。 既敢结党,也敢为了利益阻挠万岁爷政令实施的纳兰明珠,昨天想了一夜,还真打算把戴梓从盛京弄出来,制造一场意外让戴梓一家假死脱身,也好稳住诚亲王。 一个戴梓好安置,就担心诚亲王拿戴梓搞事,这若是让人发现了,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想造大炮没那么容易,什么材料都没有,光靠戴梓,十年能磨出来都算好的。 所以他只要把人藏住了,起码十年内是没有风险的,至于十年后,万岁爷现在都已经四十五岁了,真的还能再撑十年吗?不见得吧。 诚亲王和太子的矛盾看似尖锐,但只要诚亲王避出去了,那就该轮到万岁爷和太子打擂台了,除非万岁爷还能在皇阿哥里挑出一个能够与太子相争的人。 想明白这些,纳兰明珠就淡定多了,整场大朝会上都没皱一下眉头。 只要剩下的皇阿哥不冒头,而诚亲王也始终像现在这样‘无欲则刚’,那太子早晚要被万岁爷收拾,蹦达的越厉害,就越会被收拾。 纳兰明珠的眼睛已经放到剩下那些皇阿哥身上了,四阿哥最好是和太子绑死,五阿哥和七哥不用担心,九阿哥和十阿哥目前还小,暂时不用担心。 也就八阿哥,虽然出身不高,但这只是劣处,又不足以让八阿哥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