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早就有了建造飞艇的想法,只是之前的飞艇第一投入太高,第二性价比太低,并不适合满足现在国家的需要。 但气囊方舟却不一样,它更类似于一个会飞的避难所,有些类似于《灵笼》里的灯塔,却又比灯塔要简单得多,也更加容易建造。 翻阅着自己以前收集的资料,陈新也在构思着这个气囊飞艇该如何建造。 当初他在小说里看到的故事已经时间太过久远,记不太清了,具体该如何制作也是毫无头绪。 目前能够想到的,还是和建造飞艇一样的方式,用大型气囊来作为升力来源。 因为如果采用热气球的方式来的话,燃料是个很大的问题,虽然说加热空气之后,可以让空气的体积变得更大,提供更多的升力,但显然气囊方舟是需要长时间飞行的,而不是说飞一段时间就降落下来补充燃料。 陈新依稀记得在那个小说里,主角建造的是一个超大型的飞艇,载重达到了惊人的800吨,以一个成年人体重60公斤计算,这这架飞艇足以承载五千人在上面生活,还有足够的余力搭载生活物资和其他必需品。 但要想建造一个能运载800吨重物的飞艇又谈何容易? 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大型飞艇兴登堡号的载重也才几十吨而已,总不可能造十架兴登堡号那种体型的飞艇,然后把它们的气囊都捆在一起吧? 不说这需要消耗多少资源去建造,最终得出来的也将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庞然大物,从成本和投入上来说,着实不太划算。 但这个设想却给了陈新灵感,现代科技可不是齐柏林飞艇建造的时代可以相比的,轻型合金可以极大地减轻飞艇的总重同时,提供足够的支撑,保证飞艇的气囊不会变形。 原本的齐柏林飞艇使用的材料是铝,铝虽然轻,但和碳纤维、石墨烯这些新型材料相比,无疑是要重得多的。 科学家早已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比塑料片还要轻,但坚韧程度胜过钢铁十倍的新型石墨烯材料了。 如果不考虑成本问题,陈新有把握把新型飞艇的载重能力提升到100吨,这样一来想要建造一个能够搭载一千人的气囊方舟,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而且有着系统升级作为后盾,陈新觉得自己可以尝试建造一艘这样的飞艇,用于西南地区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人员运输。 毕竟目前国内运输效率最高的还是火车,但如果发生地质灾害,火车的通行必然要受到极大的影响,铁路线一断,哪里都去不了。 而飞机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才刚刚恢复通航能力的航空网络非常依赖机场,如果没有适合降落的机场,就算有飞机也降落不了,更不用说一般飞机只能运载一百多人的运载量了。 至于直升机,在关键时刻拿来搜救,转运伤员还差不离,但想要大规模运输幸存者,除非是能够一次出动上百架,否则都是杯水车薪。 由此可见,制造一架能够拥有足够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