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李素的君臣夜宴叙旧,一直持续到半夜,李素才起身告退。 第二天,刘备整理了一下思路,把昨晚聊的三方面收获,大致分了个优先级: 关于如何封圣、如何梳理皇帝与儒家的关系,那事儿可以马上着手。 比如“不许生前封圣”和“应该在科举中加入殿试这一皇帝亲自面试环节”这两些措施,很快就可以敲定、成法,了却一桩心事。 李素的另外一些建议,是慢药慢疗效的长远之计,眼下也找不到实施的抓手。只能是先想想,然后就暂时搁置、不去操心。 聊到的三类收获梳理了一下,两类都去掉了,最后就剩下未来几年可以努力的务实部分: 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尚未完成的变法,尽量具体推进。 如何把大汉依然面临的外患,尽量解决干净,并且彻底完成对大汉疆域认同的重塑。 …… 私宴结束后两天,转眼就是正式朝觐的大朝会,刘备也趁着新年,把今年的很多设想都拿出来说了一下,尤其是他跟李素私宴后刚想明白的一些事儿。 让群臣群策群力讨论,畅所欲言,看看怎么细化、怎么排优先级。 朝议的过程自不必赘述,总而言之,很多朝中重臣都注意到了一个风向的转变: 随着丞相代天巡狩两年回朝,陛下似乎要一改之前“休养生息、努力还债”的行政风格了。 毕竟丞相不仅给陛下带来了规划,还带来了信心。黑麦、巨菜这些东西的普及,都容易让皇帝幻觉盛世会更快到来。而海外发现金银矿这种事情,更是会缓解皇帝对财政困难的预估。 这两年,朝廷或许会大兴土木,或许也会对四方有潜在威胁的蛮夷有更大的动作,又或者是会对地理发现、探险开拓有更大的投入。 总而言之,很多人把这种转变,解读为陛下对丞相的绝对信任。 丞相不回来,就可以一直每天接着奏乐接着舞,垂拱而治。 还有人把这种转变,解读为陛下想一个人扮演文景与武帝的角色, 趁着自己三十多岁就登基为帝、上位时还算年富力强,把富民和强国这两步都亲自走完,不给子孙留太多麻烦。 不管真相是哪一种,财政稳健的时代,怕是要过去了。 法正、刘巴这些激进派当然是跃跃欲试。 鲁肃、诸葛瑾这种务实派则是不偏不倚,但出于对皇帝和丞相贤明程度的信赖,还是愿意相信他们能做出最优解的决策。 至于一些清廉、财政上以保守著称的官员,少不了忧心忡忡。当然这些人当中大部分出发点也不算坏,只是习惯了节俭的美德,皇帝做什么事情只要多花钱,都会劝一劝。 散朝之后,不少只会算小账的官员纷纷窃窃议论: “按照朝廷前些年的规划,之前与袁曹交战那些年、发出去的抄引券,够天下工商业者用到章武十六年或者十七年底,才能彻底回收回来吧?” “就算后来丞相与诸葛孔明大力在关东青徐扬沿海三州大兴工商、晒海为盐、扩大造船、海运、拓殖海外税源,这抄引券最多也就提前到今年年底商税收完后,才能全部回收回来。” “陛下和丞相就不能多等一两年,彻底回收,甚至是过一两年有盈余的富裕日子,再拿积蓄去做那些大事?这是欠债欠上瘾了,非要赶那么急,借新债做事情。” 多少淳朴官员,一想到朝廷欠债赤字就叹息痛恨。 还好,整个正月里,刘备倒是没有揭开谜底,也没贸然提出任何动作,可见他也是很慎重的,要花费充分多的时间仔细通盘思考。 …… 时间很快进入了二三月份,因为两个月的春耕农忙,朝廷内政以劝农为主,也不去扰民。有什么事儿也是先讨论着,不急着发布。 李素也花了这俩月时间,好好重新熟悉了一下朝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