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州每个郡多少名额,公事公办。 但对于沦陷区人民,显然不能这么搞。 功曹从事王累率先指出:“司空,若是按照常法,给沦陷区各州郡摊派来投士人考试名额的话,肯定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太不公平了。 比如流亡来荆州的士人,肯定是周边扬州、豫州的人最多嘛。尤其颍川郡跟荆州接壤,又多名士世家。 要是整个颍川郡流亡来荆人士集团,每年只各取一个孝廉、贤良、明算、明法,那肯定会竞争过于激烈。而更北方的州郡来的流亡士人,又恐怕会过于轻松中举—— 这么说不直观,我举个例子吧,容属下想一想,嗯,对了,属下听说,襄阳郡还有一位流亡北士,来自于远如青、冀之地,平原祢正平。应该整个荆州的平原郡知名人士,恐怕就他一个。 要是按照常科选人之法,硬要再凑四个青州人陪他考试,这祢正平也能轻易中举。这还是对方确有才学名声的,还有很多郡可能一个知名读书人都没有流亡过来,那就更轻松了,难免泥沙俱下。” 面对王累的建议,四名幕僚之中徐庶是最感同身受的——因为他就是颍川郡人,他还有另外几个同在司马徽门下的颍川籍师弟,如今但凡还没出仕的,即使参加了宾贡,恐怕也要经历“科举地狱难度”。 虽然徐庶如今是司空府总督府的参军,按说不该在人事改革上多发言,他还是忍不住请求: “司空,属下以为,不如就沦陷区用沦陷区的初选办法,只要确保难度不降低,让本地人心服口服,具体考法可以变更。 比如大汉如今还有青冀幽并兖豫徐扬八州之地沦陷,未来几年的宾贡录取总名额,就定为年取茂才八人,其余贤良、知兵按郡数约略取之,各取五十人。 这样不管考生籍贯来自何州何郡,全部打乱按成绩高下取士,不再保证每个郡都有人中举,不摊牌中举指标。 考中之人全部充为各部参军、军需官、文教官,高级职位不够的,就按成绩先排,低者可为佐吏。将来再按政绩调整。” 李素摸着胡渣子想了一会儿,拍板道:“这个相对可行,按照这个思路,再细化一下。取士规模还是太大了,今年来考的人不会太多,减一些吧,来荆州的流亡北士终究不比留在当地的多,至少砍半或者砍三分之二。” 李素吩咐完后,心中也是暗忖:这个改革,倒是进一步为将来的“科举打通录取”铺垫了前奏。 既然宾贡考生可以完全按成绩高低录取,将来本地人也可以一个州给各郡全部打乱、从高到低录取。如此一来郡望世家围标就围不了了。 李素刚想到这一点美滋滋,忽然就听到总督府前院渐渐有嘈杂、卫兵奔走。 李素不悦,让典韦去确认一下情况,没多久典韦就气不打一处来地回来了:“司空,外面是一腐儒辱骂你的科举之法,俺耐不得了,你但凡一声令下,俺便一戟剁了这贼厮鸟。” 李素倒是很坦然:“急什么?先看看情况。” 他还真怕典韦冲动,直接跟许褚砍许攸似地把什么知名狂士砍了,闹得他有理都变成没理。 李素自问持身甚正,为政也非常得体,根本不怕人污蔑。有人来喷,正好给他派马仔舌战群儒长名声的机会。 注意是派马仔去舌战,李素本人当然是不会出马的了。他现在地位这么高,随便跟狂士说话很丢份的。那些人都不配李素亲自搭理他们。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