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60章 处置玉玺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这几句话,用来形容赵云此时此刻看到的景象、以及他主公和他敌人面临的抉择,再贴切不过了。虽然这几句诗还没有被人写出来,赵云也不知道。

    因为怕沾染疫气,赵云特地让士兵挑没有投井宫女的干净水井打水,所以等了半刻钟才打来水。火堆里捞出来的那玩意儿也冷却了一些,熔融的黄金已重新凝固,只不过是流淌在旁边的地上凝固,那个角已经缺了。

    等着打水的这点工夫,赵云心中也琢磨过了:黄金都能熔融而这东西没坏,那估计不是石头就是玉了。普通石头怕是没有被黄金镶嵌的待遇,那不就只能是……

    黄金的熔点不但比铁低得多,甚至比纯铜都低,温度破千就能化。而且黄金是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极易吸收火焰的热量。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并不是指黄金不易熔化,而是指化学性质稳定,不会氧化发黑、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你反复熔炼几百遍,单质黄金还是单质黄金。

    而“试玉要烧三日满”,则是指唐宋以前的传统玉(和田玉)比热容高、导热性差,这才有“冷玉烧三日不暖,暖玉冻三日不寒”的夸张传说。

    很多现代人不理解古玉的这种物理特性,主要是因为明清以后流行的是翡翠,也就是缅甸玉、硬玉,翡翠的比热容与导热性没有那么鲜明的特色,也就导致后人不懂。

    但唐宋以前流行的是和田软玉,以汉朝为例,21世纪的游客还能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皇后之玺”,那就是一块西汉的后宫玺印,用的是和田羊脂玉。而先秦的和氏璧,工艺选材思路应该也是与之一致的。

    赵云用湿麻布擦拭了一下,把层层木头和布料焚烧的灰烬擦去,果然露出了羊脂玉的色泽。

    赵云知道这定然是极为贵重的东西了,奈何他不认识印玺篆文,想了想还是让亲兵喊来关羽一起看。

    关羽很快就来了,他文化水平还是高些,毕竟古书读得多,对历史很精通,稍微一看,就肃然颔首:“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该是传国玉玺了,与《史记》所载李斯为始皇帝所书印文一样。”

    关羽警觉地左右看了两眼,今天他要是自己就是实质上的一方诸侯,这事儿可以直接拍板决定如何处置。

    但问题是,他只是因为刘备当初被皇甫嵩劝阻挤兑、不能亲自讨董,才只能诈称自立的汉中太守,实质上他还得效忠刘备。刘备亲自没来,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好直接决定?

    赵云也意识到了关羽的沉默是为什么,想了几秒钟,劝道:

    “此物虽然珍贵,却也是取乱之源,不可不慎。依我之见,虽然此处这些亲兵,都是从征张举时就跟了多年的袍泽心腹,不至于有人泄密,但还是坦荡一点,事无不可对人言,跟朱公说明一下,然后再送回汉中,请朱公定夺。”

    赵云很清楚,玉玺虽然代表天命,但从来没有因为玉玺就能得到地盘的,还得自己实力、天下人望到了那个程度才行。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玉玺唯有德者居之。

    如果私藏被人发现,骂名、攻击会源源不断而来,刘备素来忠义的表现也会被人抨击。

    这次来雒阳救火、拯救河南尹残余百姓,本来就不是图利来的,而是为了“市义”,向全天下昭示“董卓M.DamINgpumP.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