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简飞扬忧心忡忡的样子,贺宁馨失笑:“不会吧?缺银子,总比缺粮要好解决一些,你怎么比前几天还要更担心了?” 简飞扬将背后的枕头拍了拍松,仰面躺下,又给贺宁馨掖了掖被子,道:“我当然不是担心缺银子的问题。我是在想,这次赈灾,就算解了西南的燃眉之急,那羌人那边怎么办?”转过头,目光炯炯地看着贺宁馨。 贺宁馨略一思忖,便明白了简飞扬的意思。 其实这也是她这几天忍不住思考的一个问题。 羌人所居的大山,和大齐最西南的几个市镇接壤。两族以前没有开战的时候,羌人经常带着自己从山里搜集的山货,下山到大齐的市镇交换粮食、盐巴。大齐的商人定期在那里收购那些珍奇的山珍和罕见的皮毛,同时将粮食、盐巴卖给羌族人。 没有战役的时候,两族人也能互利互益。 可是一到荒年,羌族人猎不到山货,就会下山劫掠。而且羌族人战斗力强悍,一个羌族人,可以对抗三个大齐士兵。不过十个羌族人联合在一起,却未必奈何得了十个大齐士兵。——这就是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的差距所在。 如今大齐对西南的赈灾就要展开,羌族人在旁边看着,未免不会心急上火。 到时候,是同时对羌族人赈灾,养虎遗患呢?还是坚壁清野,只对大齐人放粮? 这样说起来,似乎无论怎样,一场大战都在所难免。 差别就在于,对西南的大齐人赈灾,至少能够保证不会有内乱,而是能够一致对外。 简飞扬在西南对抗羌族,从小兵做起,直到升为大将军,自然对羌族人的作战习惯了如指掌。 可是这样世世代代打下去,何时才是一个头呢? 羌族人固然讨不到好,可是我们大齐的好儿郎,葬身在这种战争中的,也不计其数。 贺宁馨听到简飞扬的慨叹,不由对他肃然起敬。 这种话,出自一个自出道以来,战无不胜的将军之口,没人会认为这个将军是贪生怕死,才不愿意打仗。 贺宁馨伸手过去,握住了简飞扬的手,鼓励他道:“你是大将军,你说的话,圣上一定会细想想的。” 简飞扬也握紧了贺宁馨的手,微笑着问她:“你不会认为我贪生怕死吧?” 贺宁馨摇摇头,着急地道:“你怎么会这么想?当然不会!——谁敢说你贪生怕死,让我去跟他说道说道,保管让他痛哭流涕,觉得愧对列祖列宗,自裁以谢天下算了!” 大齐朝以前,也有辞锋锐利的谋士,当真将敌对的一方说得吐血而亡。 别认为书生文质彬彬,干不过武将。其实三寸不烂之舌,有时敌得过千军万马。 两人说完话,都觉得心意相通,如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倦意很快袭来,两人这些天都劳心劳力,很快就睡过去了。 过了没几天,二皇子也从东南清点官仓存粮回来了。 宏宣帝在养心殿看了二皇子带回来的册子,如一盆凉水浇了个透心凉。 东南官仓的存粮,虽然帐面上比江南多,可是实际存粮数,却比江南还要少,拖欠也很严重。 二皇子初生牛犊,比贺思平要硬气,请出了尚方宝剑,斩杀了几个欠粮最多的官员。然后带了人,抄了他们的家,却没有抄出多少粮食,只查抄了一些金银珠宝和皮毛绸缎,于事无补。 宏宣帝听二皇子说了始末,便明白二皇子还是没有办过差,不比大皇子缜密,明显被东南有些官员给忽悠了,既没有追回所有欠的官粮,还做了某些人手里的刀,帮他们铲除了一些往上爬的障碍。 二皇子这趟差也办得窝窝囊囊。他不是傻子,以尚方宝剑杀了几个官员之后,便发现自己似乎被人利用了。他来东南查粮,最重要是追回粮食,而不是整顿吏治,他有些本末倒置了。 可是那时候,人已经杀了,影响已经造成,时间也被拖延了,又被有些官员弹劾他“滥杀无辜”,就不敢再大力追粮。最后追回了一半的欠粮,还有一半,只带回了欠条给宏宣帝看。 宏宣帝看着手里的册子和一堆欠条,沉吟良久,对二皇子道:“你下去吧。这事不怪你,都怪朕。” 二皇子不知宏宣帝这话是什么意思,忙跪下请罪,道:“父皇恕罪,儿臣定当将功补过,为父皇追回存粮。” 宏宣帝摇摇头,看着二皇子,淡淡地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大可不必这样自责。这件事提醒了朕,要早下决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