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三千字,因前日只更新了一章,送给读者们一千字) “朕从今年五月份离京,至今已经有五个多月,莫非朕还能留在西北过冬,等到明年五月,或者明年再次来到西北亲自主持此事不成?”开玩笑,虽然这件事也比较重要,但也不值得他往西北跑两趟。至于留在西北过年更不可能,他在京城,明年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可不能一直西北。 允熥说道:“既然这两种情形都不可能,朕只能将此事交给臣下来处置。傅爱卿,你虽然在撒马尔罕国八年,但正是这八年让爱卿对于处置番国之事更加老练,正适合来替朕安排此事。何况,朕刚刚任命爱卿为理番院的院使,此事由爱卿处置不是正好么?” “你放心,朕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等将脱欢等人都打发走了,朕准你回家过年,待明年开春后再去宁夏替朕处置此事。”允熥最后说道。 “臣多谢陛下隆恩。”听到允熥这样说,傅安也没法在推脱,而且他也确实想要处置此事立下功劳,也就躬身谢恩。 “傅爱卿,对于处置此事,你可还有什么疑虑之处?”允熥又道。 “陛下,臣有两点疑虑之处。”傅安当然不会客气。这可是他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当然务求尽善尽美。现在将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的支持都提出来,总比问题发生了再去请求要好得多。 “其一,蒙古人身为蛮夷,一是对于黄金家族的人有所敬畏,二就是对于实力强大的人有所敬畏,除此之外的什么礼仪均不能约束他们。” “各部族的首领虽然听闻大明在伊吾大败撒马尔罕国后心存忌惮,不敢不来,但互相之间有了争执也未必会听从臣的调节;而且他们必定都会带领一些部众前来,若是在城内城外因为口角或宿怨打起来,那更有失大明的体面。” “这你不必担心,宁夏是庆王的封地,有三卫兵马。宁夏虽然是贫瘠之地,但有朝廷划拨粮食也足够养活三万多人马。朕已经宣召庆王去西安城,朕会在那里交待他此事,让他全力配合你。” “此外,朕还会留下耿都督(耿璇)在西北,担任陕西都指挥使。明年四五月份朕也会让他在宁夏统领兵马,只要有部族敢闹事,全部抓起来砍了脑袋!”允熥坚定的说道。他知道给蒙古各部族划分草场这件事现在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就是他仪仗大明强大的实力在强行推动,既然如此就强硬到底。 “陛下,其二,就是臣对于草原上的情形并不了解,对于何处草场更加丰茂,何处稍差一些,哪个部族原本是在哪片草场都不知晓,若是因臣的分配导致各部族矛盾更深,可就是臣的罪过了。” “这个,朕会将曾经带兵出征蒙古草原的人找出几个来派到你身边,帮你参详;鬼力赤交出的草原地图朕先留在你这边,供爱卿分配草场。” “当然,朕也会让锦衣卫与镇司配合你。朕在宁夏安排许多锦衣卫,他们会将各个部族之人的议论全部记录下来,送到爱卿面前供参考。虽然各部之人说话必定会偏向于本部,但一般的部众毕竟不会说话太离谱,也有参考价值。” 他毕竟与满清不同,满清在草原上推行此事的时候已经是康熙年间了,整个草原都被他们摸透了,安排此事就如同庖丁解牛一般,他这只能煮夹生饭,赶鸭子上架了。 这两个大问题解决,虽然并不完美,但傅安也松了口气,又问了两个小细节,就要躬身退下。 允熥也准了。但在退下前,又对他说道:“明年就在四五月份,朕会在宁夏安排互市,此事也归爱卿管着,你注意些。” “安排互市,才好让锦衣卫的人装作商人藏在其中,偷听蒙古人说话。”他又稍微解释了一下理由。不过真正的理由当然不仅仅是如此。 若是以拥有一万以上青壮年男丁为大部族的标准,此时蒙古人虽然屡经打击,但这样的部族还是能找出一二十个,再算上那些拥有壮丁二三千到七八千的部族,那就更多了,到时候宁夏外面恐怕会聚集数万蒙古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