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岭横堡的议事大堂中,堆起了一座硕大的沙盘。沙盘上代表各种地形的泥块密密麻麻的排列着,足以让密集症患者看得浑身发麻。 李潼突发奇想的要搞这么个东西,希望能够更直观的将青海周边的地形地势表现出来。原本他以为凭着唐军所掌握的丰富的图籍资料,再加上眼下能够实地考察的便利,能够将平面的地图略作三维呈现。 但真动起手来的时候才发现,这实在是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花了几天时间,亲自带领一批随军文吏翻阅典籍、询问斥候,最终就搞出这么一摊疙疙瘩瘩的东西,完全不具备什么参考性。甚至如果不是沙盘中央那一片代表青海湖的凹地颇为醒目,任谁都瞧不出来这居然是一份地图。 青海周边的地形实在是太复杂了,沟壑纵横、峰岭无数,也就使得区域内完全没有可以称得上是必攻、或者是必守的地理重点。 难怪此前大唐向青海方面用兵,都没有保持什么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节奏,而是快进快打。真不是因为薛仁贵、李敬玄等过于轻视吐蕃,而是因为海东地区真的没有什么值得重点投入的战略要地。 这一块地方说它无险可守,处处沟壑奇险之境,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兵家攻防重点。但又因为这样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反而凸显不出来一个战略重点,就像是一个四处漏风的筛子。 海东地区水草丰美是不假,毕竟依傍着青海这样一个绝佳的水源地。 但那些适宜耕牧的土地,都是一些河水冲积的小型地块,分散在诸多峰岭之间,想要进行系统的驻防屯守非常困难。跟赤岭对面的河源军驻地相比,垦牧养战的条件,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再跟陇右相比,可以说就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地。 所以此前吐蕃占领此境的时候,也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开发,仅仅只是将之用作侵扰赤岭东麓河源军驻地的一个驻兵基地。 除了尉迟川、苦拔海等尚算开阔的一些地域圈作养军的牧场之外,其余的地方则任由胡人散居,定期勒取物用以充军资。 所以当唐军进入此境后,他们便也毫不可惜的将此地抛弃,引军后撤,并不在这里久作纠缠。 毕竟此前占领这里就是为了侵扰河源,现在河源军直接进入了青海地区,自然是要诱敌深入、集结优势兵力,将来犯之敌一举击溃要更加轻松。 当然,也并不是说此境就完全没有价值,单单最近十几天时间内,唐军游弈便在区域内诸峰岭川谷之间扫荡出足足超过万帐的胡部人丁。可见对于生活在吐谷浑故境中的胡人们而言,海东仍然是屈指可数的宜居所在。 但这是对那些本就实力弱小、不足以占领更大片土地的杂胡部落而言,唐军坐拥整个陇右,单单河源军驻地便垦田五千余顷、岁收五百余万斛。 若翻山越岭的跨境出击,所收仅仅只是这样的鸡肋之地,而且战线推进后,攻防形势远不如赤岭一线以逸待劳来得便利,可以说是有些得不偿失。 也难怪黑齿常之会担心雍王殿下违背前计而使军冒进,老实说,李潼在初步了解到海东这样的地理情况后,的确是感觉有些索然无味,想要继续推进以扩大战果。 但他也明白,与吐蕃的较量乃是一个长线的战略,在先机已失的情况下,还是不可贸然贪求一时之功。哪怕如今坐镇青海的大敌钦陵,也仅仅只是这条战线上的一个前期boss而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占领了海东地区虽然不足以让双方交战形势即刻发生逆转,但也总是一个进步。 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唐军进入青海的消息在海东地区逐渐扩散开来,陆陆续续有活动在区域内的胡酋们主动前来拜见,拜谢唐军将他们从吐蕃的压迫剥削中拯救出来,并一再表态愿意跟随唐军撤回陇右,内附于大唐。 尽管这些胡人部落都非常弱小,顶大的不过千余帐人口,而且驻守赤岭的吐蕃军队在撤离海东的时候,又将他们的牛马壮丁搜刮一番,留给唐军的只是一地的老弱病残。 这些胡部的投靠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