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袋中的艺术品 自黑暗中蠕动,神秘出入于黄家围墙活动门的不明物体,夜半外出的啃老青年,不断进行居所更建的男主人,对家中事物一律不谈的女主人,两人同时为社会中不凡的职业角色,在每次改造计画后总会再次蜕变成复杂工艺建筑的迷宫,在一夜间付之一炬的火焰迷宫,疑似人为纵火的灾难根源,断岩残壁中未烧尽的墙壁结构与始终未开啟的破窗锁头,无任何动静的大门及因高温变形深锁的活动门,成了悲剧现场的灰黑残景是被火舌吞噬前曾经的不破密室,静躺信箱中的联络信件。 如今因为一名男孩的秘密证言下,使两名警官对此次案件有了不同看法。 或许仍处童贞年代的说词,不只为这起火灾添增更多异色感,更像是流传都市间的鬼怪故事,但也因为年纪尚小的关係,使得这些说法更有真实性。 正如许多古书神纪录,由于在知识未充足的背景下所见,任何未能理解之事物都会被包装上怪力乱神的说法,若从科学面相来看,这些古怪事蹟后,似乎都藏有一段一时让人无法解释的逻辑与原理,那样躲藏在逆光角落的深处,有着我们需要去抽丝剥茧的寓意,等待我们发觉的庞大理论,而人们所需要经歷的是一段时间跟知识的洗礼,才能到达名为真相的尖塔。 不过,在其中一名听闻这些祕密的警官脑中,却也浮现了另一种假设。 可能,未必真的所有小孩都如大人们想像中单纯,既然他们有无法理解的事物,大人们自然也是,当然也会跟大人一样,想要隐瞒什么,因为某个祕密对外人说过一个又一个谎言。 小孩或许可以利用包裹在自身外在的单纯糖衣面不改色的说谎,而大人就像被神明设定好般,认为其中毫无虚假成份,只是他们仍未看清仍未理解罢了,如果以人性本善的立场做此解释,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 只是,也不能忽略小孩恶作剧层面的心理,对于其说法都必须抱有保留态度。大人当然不能全部皆信,却也不可全盘否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使用在跟小孩的应对也是可以说通的,更何况,在他面前的这名孩子除了隐藏他人的秘密,也在隐藏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 即使此时他暴露了那阳光无法到达的深色区块,那是否有更多我们有所不知道的祕密尚未道出? 说穿了,并非身为刑警天生就该疑神疑鬼的天职,而是身为人与生俱来的好奇与怀疑,伴随破窗效应被感染的全身神经,一旦知道事实并非自己所想,或是有着令自己惊奇、无法接受的另一面,信任瞬间就会全盘崩解,对方在自己的内心已经放入考察的防卫线,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是如此。这名刑警认为,眼前名为人延的男孩并不单纯,只是他所说的一切却也并非谎言。 同时他可以察觉到,对方所说的一字一句都有左右此次谜团的力道,想要去忽视任何一点都不可以。 此时令他在意的是那令人讶异,且也使人会立刻认为是整起案件的关键要素,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否是真实存在现实世界的產物,又或是小孩子自行杜撰而出的想像,亦或是实际存在的事物,人延只是利用不同的抽象形容,把它用类似暗喻的方式捏造出形状,更有可能是完全没有捏造的根本存在,不过也必须思考,一个才小学未毕业的学生,撒这样的谎究竟有什么意义? 如果眼前的自己,就跟身旁的伙伴是完全不把小孩证词当一回事的警察,那这些谎都会成为都市传说的一部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鬼故事,想要左右案情更不可能,更何况他为什么要如此混淆警方的调查? 莫非蓄意纵火的嫌犯是自己认识的人? 如此不切实际的谎言是骗不过科学鑑定跟调查证据的,眼前是想法如此不凡的孩子,是否想到这一点想必也不是难事,如果根据自己的谎言调查不出任何进展,这些多馀的话只会让自己更加可疑,更会危及到真正兇嫌的身分,十分不妙。 没错,目前这名警官已经把重点摆放在「袋中的艺术品」上,因为这无论是捏造的想像还是存在的真实,都令人感到太过诡异,无论是否相信,都是不可抹灭的感官衝击。 「它就静静的被夜色染上成暗红色的大袋子包裹在内,看起来像在沉睡又如同死去般安详,它紧闭的双眼、紧闭的唇瓣、鼻子、耳朵,被月光照耀后呈现雪白的皮肤,一大团黑色毛发覆盖在它身上,从头顶经过细长的脖子,延伸到胸部位置。 它的胸膛隆起,有着母性的象徵,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