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齐朔率军到达澄阳后,稍事休整,便要再次启程往北,返回中都。 这次北去,他带上了韶声。 也命柳举及与他相关的所有人等,全部随行。 平江府前线的守军,仍由元宝统领。 而何泽生则暂卸平江常务,于澄阳专心招待南朝将派来的使者。领议和相关的的诸般事务。 在齐朔南征这段日子里,何泽生已经算的上是他的心腹了。 派他出面议和,能显出北地对南使的格外重视。 与南朝议和,既不是齐朔提出来的,又是他提出来的。 说不是他的主意,乃是因他刚返回澄阳后,便收到了禄城来的一封密信。 送信之人是南朝内阁重臣方必行的亲信。齐朔素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早年在中都见过此人,召见时,只瞟过一眼,便将人认了出来。 信是方必行亲笔,所求正是议和之事。 齐朔并未立即回复,反而将信晾在了一旁。 至于方必行那边,不多时又传信来,强调他的诚意。说这不是他自己擅作主张,而是南朝皇帝的意思。特使梅敬宜不日就会从尉陵出发,前往澄阳,拜会元将军。 经过暗探的查验,梅敬宜确实有便装前来的意思。 齐朔这才回了信。 信中的内容却是:他马上要前往中都,特使密访之事,容后再议。若南朝着急,可派人随往中都。 信发出之时,他的大军已经向北开拔了。 这使他的态度更显暧昧,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看上去对议和并不感兴趣,只是陪南人玩玩。 但其实,方必行能亲笔提出议和,与齐朔脱不开关系。 何泽生受齐朔命,通过柳家,搭上了南朝士人的线,早早在禄城文官之间,散播起了元家军强盛,不可正面对抗的言论。 这些流言里,不着痕迹地混杂了元将军礼待士人的夸赞。 正巧尉陵战事吃紧,战报传来,上书:梅大人死守尉陵,幸不辱命。只是守军力竭,需要朝廷的增援。 尉陵离江中平原很近,虽与元家军屡次交战,但仍然粮草充裕,守军完备,为了这一战,还调集了周遭的兵力,由禄京来的天子特使,亲自督战。 如此条件,竟只是堪堪阻住元应时。 更使人心浮动。 自然而然,便有了方必行递到齐朔案前,来探口风的密信。 * 二月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 亲征南地的元应时将军,终于回到了中都。 这也是韶声时隔五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距她与齐朔重逢,竟也过去了一年有余。 齐朔的中都,与旧时的京城,全然不同。 高阁重台,琼楼玉宇,皆作烟尘消散,街市上仍然热闹熙攘,但大都是步行的常人,零星有人坐轿,衣着朴素,不见往日纵意驰骋的宝马飞鹰,华盖香车。 而南使梅敬宜到达中都之时,正逢九九重阳。 何泽生与元宝接到齐朔手谕,派人护送南使北上,何泽生甚至亲身陪同,随梅敬宜一道向北。 见到齐朔时,梅敬宜眼中的惊异,不比韶声父亲柳执要少。 “……元将军。”不过,除了刚开口时的一点小瑕疵,并不损他南使的风度。 “快坐。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