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顾虑了,为了能让顺王府始终都处在大家的视野之内,赵宗荣老实了没多久,就授意他的两个庶子,让他们在京城时不时的就掀起一点小风浪。 他的两个庶子心里万般不愿,可他们却谁也不敢反抗掌握着他们此生命运的顺王赵宗荣。 大齐在恩荫方面比前朝大周吝啬的多,为了防止后世子孙胡搞八搞,大齐的开国皇帝谢渊不仅自己吝啬,他还把这份吝啬体现在了法律上。 按他制定的律法,大齐仅有的两个异姓王,还有大齐世袭罔替的公、侯、伯,这些人全都有且仅有一个爵位可以传给自己的嫡子或者嫡女。 如果他们没有嫡子或者嫡女,那么他们各家的爵位就得被迫降等承袭。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齐律法根本不认那些记在嫡母名下的假嫡出、真庶出。 如果这些公、侯、伯想用自己的庶子庶女冒充嫡子嫡女,官府甚至可以用“以庶充嫡”的罪名对他们进行处罚,到时候等着他们的,可就不仅仅只是降等袭爵了。 甚至就算这些公、侯、伯无儿无女,只能过继亲兄弟或者堂兄弟的儿女袭爵,他们也必须过继那些出自他们嫡出兄弟嫡妻肚皮里的孩子。 不然的话,那些被选中的孩子,身上的“庶”字每多一个,他们能够承袭的爵位就也会跟着再降一等。 这是任何一个有爵位的家庭都无法忍受的。 除此之外,谢渊还以律法的形式对恩荫名额进行了严格限制。 大周泛滥成灾的、给予武勋之家的恩荫名额,在大齐简直可以说是极其难得的珍稀物种。 像赵宗荣这样的一字王,他手上的恩荫名额也才不过区区四个。 他的嫡长子在他死后可以承袭他的异姓王位,他另外的一个嫡子和一群庶子,却只能一起虎视眈眈盯着他手上的四个恩荫名额。 作为一名妻妾成群,儿女总数已经超过二十个,甚至光是儿子就有十一个的封建大家长,赵宗荣表示,这点名额他根本就不够分啊! 他们家没有喜欢舞刀弄枪的闺女,恩荫的名额他可以只考虑儿子,可这十一比四的比例,这缺口实在是大的有那么一丢丢离谱_(:3」∠)_ 最让他心烦的是,他,还有好几个几年之内就会陆续及冠的孙子(╯‵□′)╯︵┻━┻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赵宗荣和他的那群儿孙能不急么? 尤其他们还和其他的大齐勋贵不一样,其他的大齐勋贵可以碰兵权,可以继续为自己甚至子孙后代攒功劳、挣恩荫,而他和他的儿孙们却只能原地踏步、坐吃山空。 虽然他在西南地区做了多年土霸王,手头并不缺钱,他的儿孙们就算啥也不干,就只是单纯躺在家里吃老本儿,他也不是养不起,可养得起和让儿孙活得有尊严、有地位,甚至有前途、有出息,这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儿。 如果他的儿孙不当官,不掌权,身上也没有爵位,只是区区一介白身,这世上谁还会继续敬着他们? 可别说他们家还有一个顺王的爵位,要知道这爵位可是只能传给他那位嫡长子的。 他那位嫡长子早些年没少和庶出的弟弟们斗心眼儿,再加上他那位正室夫人和他那群妾室之间的一摊烂账,赵宗荣就算再怎么盲目乐观,也不会乐观到认为他的那位嫡长子会照顾自己庶出的弟弟们。 其实他那些庶出的儿子们也一样,即使他甘愿降等把爵位传给庶子,他的那些庶子也绝不会有人愿意在他死后照顾他的所有儿孙。 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赵宗荣才会在一开始就下定决心立嫡长子为世子。 但他也舍不得自己其他的儿子们,为了能让他们尽可能长长久久的过好日子、做人上人,赵宗荣这两年一直挖空心思扶植他们。 他觉得自己这个爹当得很合格,却不知他的儿女们,但凡懂事儿的,就没有一个是对他满意的。 他的嫡长子虽然得了王位继承权,但却不满亲爹一直培养弟弟们,因为他觉得亲爹此举,分明就是在扶植弟弟们与他争权。 为了他自己的继承权能够一直稳固下去,他最希望的就是弟弟们都是一坨坨扶不上墙的烂泥。 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