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都怕有一个对比,相比起逃到威宁去的易娘部董奎,他们算得上是幸运之极的了。 三年之前那一场大战,石门蕃部几乎全军覆灭,最终只有易娘部董奎率部逃到了威宁,在得到了六盘水高迎祥部的支持之后,站稳了脚跟,而贵州禁军也没有再向他们发起进攻。 董奎大肆收纳石门蕃部被打散的族民,一时之间实力增长极快,多次率部反攻,但一次又一次地被贵州禁军迎头痛击之后,他们也终于偃旗息鼓,由进攻,转为了防守。 但与马湖、南广的日子过得滋润不同,董奎在威宁的日子,过得可谓是极惨了。 高迎祥只是将他当成了一面屏障,在董奎拼命向贵州路发起进攻的时候,要啥给啥,一旦董奎力不能及的时候,高迎祥立时便变了面孔。 董奎部的待遇便是十五里玩灯笼,一天不如一天了。 到得现在,很多族民,竟然连温饱也难得保证了。 威宁一地,集中了太多的石门蕃部的族民,但石门蕃部下有十数支不同的部落,在最开始时,大家还能同舟共济,到得现在,为了争夺不多的资源,彼此之间,已经是争斗不休了。 而作为石门蕃部新的首领的董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现在能保证自己的部落不饿肚子就不错了。 董奎自然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屡次向高迎祥求救,但现在高迎祥也是有苦难言。 大理国内的局势,愈发的不好了。 反高的声音愈来愈大,多地已经出现了暴乱,而这些暴乱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大理国内实权派的身影,有些,甚至还能看到皇家的影子。 叛乱让国内经济遭受到了重创,高颖德手忙脚乱,一边要平乱,一边要恢复经济,一边还要打压政敌,打压皇室,忙得气儿都快喘不过来了。 如果说三年之前,高颖德还有心气儿准备去打贵州路上的萧诚,现在,他却是只求萧诚不要打过来就好了。 为此,高颖德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仅派出使者与萧诚交好,还派出多路使臣前往汴梁,极尽谄媚之能事,马屁拍得汴梁城内的官家喜笑颜开。 高颖德所求的当然只是一件事,那就是大理与大宋要永远睦邻友邦,互相帮助。 他是这样的想的。 但萧诚却不是这样想的。 在萧诚看来,这个养了好几年果子,终于熟透了,要开摘了。 至于汴梁城中的官家与大理的那些来往,那些宣言,对于萧诚而言,有啥约束力呢? 随便找一个借口,就可以开战了。 马歇在安抚使衙门外,碰到了盛禄,盛禄鼻子里哼了一声,仰首看天。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