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就是鸡飞蛋打的局面。 这也不符合杜预的处事风格。 不过杨毅这么激进,也是急于向朝廷邀功,缓和与朝廷越来越紧张的关系。 “陛下最在意的是汉化,只要在此事上多下功夫,自然会赢得陛下的欢心。”夏侯栩为杨毅出谋划策。 上一次不打招呼就吞并了康居南藩,朝廷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人提议取消夏国,以免将来为中原大患。 杨峥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上一次奏表也石沉大海,让杨毅心中略有些忐忑。 他混的再风生水起,也就是杨峥一句话的事。 他不服太子,不服杜预,借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不服杨峥。 封河中为汉国的消息已经传到中亚,而安息都护府设在大宛,要对付谁,要看着谁,不言而喻。 “殿下放心,毕竟是父子,岂会如此对待殿下?”李庠也有些慌了。 他身上已经深深打上杨毅的印记,夏国没了,他的前程也就没了。 杨毅沉吟不语。 三人的目光忽然落到一直沉默的杨雄身上。 夏侯栩背后是夏侯家,是皇后,但皇后不能干政,夏侯栩也不敢找自己的姑姑。 李庠没什么背景,亲生兄长李特为了避嫌,也不怎么跟他来往。 只有赵雄背景最为深厚,其父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这么多年虽然小错不断,但荣宠经久不衰,也只有赵阿七能知道皇帝的想法。 “兄长无需多虑,陛下设汉国,再把安西都护府挪到大宛,不就是为了平衡吗?既然是平衡,说明不会动殿下的,毕竟殿下也是陛下的亲儿子。”赵雄一语道破朝廷的心思。 当然,这其中也难免有东边来的人给他通风,所以才会这么准确的把握朝廷的动向和心思。 如果赵雄如果走错了路,牵连的是整个赵家。 “老二,不,二哥,你才是我们兄弟中最高明的!”李庠一脸佩服。 杨毅冲赵雄拱手:“有二弟辅佐,实乃万幸也。” 第九百四十二章 送行 杨旻是几个皇子中最低调的一个,这一点倒很像现在的刘禅。 在河中封了汉国之后,刘禅老泪纵横,“陛下此举必为后世称颂!” 蜀汉的遗老遗少们抱头哭泣,他们的后代主动请愿远赴河中,杨峥自然应允,巴不得他们迁徙过去。 关中百姓一半是蜀中迁徙过来的,其中不乏大汉的拥笃者,宣义司稍作动员,在承诺双倍田产免赋三年后,便有七千多户愿意过去。 七千多户,也就两万多人。 对于偌大的河中来说,远远不够。 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