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手,难度可想而知。 杨稷、毛炅虽是宿将,但在陶璜、陶濬、陶抗兄弟面前,并不占绝对优势。 眼下的江东仿佛一个核桃,都知道里面脆,但就是无法击碎外壳。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孙权死的时候开始,吴国朝堂便腥风血雨,摇摇晃晃的,但就是不倒下。 杨峥读着战报,心中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增加兵力。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出去征战,都是鲁芝打理后方。 此次杨峥留在大兴,才知道一场大战对后勤的压力有多大。 罗宪由蜀中提供粮草,羊祜由南阳、河东供给,霍彪、杨稷等人兵少,粮草压力不大,交州、南中自给自足。 压力大的是杜预,八万步骑,有十万余战马和牲畜。 中原结束大战才一年,加上免赋,各地官府手上仅有的一点粮食,人吃马嚼,两三个月下来,也差不多了。 淮北的卢钦已经上表请求支援粮草、兵力。 钟会提十五万大军迎战,加上江北的吴军,杜预的八万步骑压力很大。 但如果要增兵,就需要加征赋税。 “回复卢钦,朕可以支援粮草,但援兵就不必了,大秦有难处,但朕相信吴国比大秦更难。”杨峥对杜预有足够信心,东线大军全都是精锐,是大秦的家底,不是钟会临时招募的青壮可比。 再说杜预都没上书求援,说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不就是消耗吗? 偌大的中原,加上关中、蜀中、南中,难道还耗不过区区江东? “陛下无需多虑,江东油尽灯枯,此战必破吴国。至于粮草,只要臣这把老骨头还在,断不会让前方将士挨饿!”鲁芝拱手道。 杨峥心中感动,自己走到今日,背后一直是他在撑着,“有劳伯父。” 卫瓘也赞同鲁芝的观点,“臣也认为东吴必亡,稍待时日,前方必有捷报。” 杜预、周旨、羊祜、罗宪、王濬、霍彪、杨稷…… 这阵容比历史上晋灭吴之战还要豪华。 “那朕就看看钟会是不是有三头六臂。”杨峥笑道。 数日之后,张特、马隆、杨嚣、庞青等刺史纷纷上书,言东吴刚刚内乱,钟会封公,国中生疑,士卒离心,此战江东必亡,大秦不可错失良机,给钟会发展的时间。 文鸯、蒙虓、孟观等将还主动求战。 杜预、羊祜的奏书也送了上来,他们在前线,看的更加清楚。 “陛下之檄文,振聋发聩,江东士民携家北上者,有如过江之鲫,江东人心浮动,士气瓦解,此亡国之兆也,陆抗号为名将,进退失据,钟会自称英雄,徒有其表,皆非命世之人,长则半年,短则三月,臣必入江东,擒钟会、陆抗、孙瑾献与大兴!”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