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所,精锐营,以及各种称号的部队,多达数10种。 虽然这样的编制能够混淆敌人的视听,让敌人猜测不出明军的实力,可自身其实也混乱的很。 很多兵部的官员,如果不特意去查某支部队,甚至都会把这支部队给遗忘。 就比如说山东戚远带领的备倭军,随着大明海军的崛起,这支部队差点都被兵部给忘了。 没办法,这种地方性质的部队,其供给大部分都是地方衙门支撑,和屯田补给,朝廷不直接发放俸禄,再加上人数不多,被遗忘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正因为军队的各种原因,朱瞻圭决定将大明军团统一化管理,职业作战军队就是职业作战军队,地方守备部队就是地方守备部队,不能再乱七八糟的,东一个编制西一个编制了。 朱瞻圭和老爷子老爹商量了很久,最终将大明的部队定为了三个编制。 分别是对外征战,机动性战斗力强的国防军。 以及守卫地方城池,剿匪灭寇的守卫军,和最后各个村落乡村巡逻的民兵部队。 并且规定以后大明各个军团,不可以私自招收军队,一律由五军都督府统一训练,然后根据士兵的作战能力和体能,分配到不同部队。 这样分配的好处,是可以把精锐的士兵用到该用的地方,而那些能力一般,或者是那些文人入伍的士兵,可以扔到地方守备部队守卫城池。 指望那些文人作战是不靠谱的,让他们服兵役也只是加强一下思想上的管理,真要让他们打仗,说不准会出现一批头皮痒水太凉,那样就让人糟心了。 除了名称的改变之外,军队编制方面也进行了调动。 大明部队新的最大编制是军团级别,人数一万人,设军团长一名,5000人设营长一名,1000人设大队长一名,500人的管理为中队长,100人为小队长,10人设一卫长一名。 除此之外,每个级别还设立军思长一名,负责士兵的思想教育管理。 军团长为实际统兵者,是武将级别中掌权最高的指挥官。 如果朝廷要动用大兵团作战,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共同开的命令,才能调动部队。 如果两方单一方发出命令,军团长有权利拒绝执行命令。 不过在此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皇帝的调令。 皇帝手中有一条金龙令,可直接越过这两个部门,向各个军团下达作战命令。 当然了,这个命令皇家一般情况下不会下达。 可但一旦下达了这个命令,那就代表着皇家遇到了危险,并且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已经不值得相信了。 隆隆的马蹄声震撼人心,激昂的战曲激发热血。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