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君心应犹在

第63节




    她的声音,清朗至极,漠然至极,传得极远,极开,不但学宫之外,便是学宫之内,诸子台上,亦有所闻。

    刹那间,那名中年学士沉稳的面色,变了。

    确实,他并非崔莞血亲,未曾亲眼见其为人处事,又非崔莞授业恩师,亦不知其才华学识,仅凭一行便断定她无德无识,过矣。

    一片沉寂之中,中年学士缓缓颔首,沉哑的说道:“此事,是吾之过。”他坦然的承认,是自己行事不够慎密,是他言过仓促,可这句话出口后,他双眸顿时一瞪,大声言道:“然而,你这小儿,无帖无荐,登青云,闯稷下,焉能自认有礼乎?”

    滚滚喝声如雷,惊得四下又是一静!

    崔莞直直的立在远处,眸光沉静,毫不退让的与那中年学士四目相对,少顷,她忽的垂下眼帘,长长的叹出一口气,不再言语,转身便沿着石阶一步一步往下走去。

    那始终挺如苍竹的身影,与登阶时一般,不骄不躁,从容优雅,随着脚步声传开的,是一声清脆而冷冽的大笑,含着无奈,含着悲悯,震人心魄。

    大笑过后,崔莞扬声朗喝:“世人,皆以稷下为荣,挽却以为,今世的稷下学宫,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清冷呼喝,四下皆惊!

    从未有人如此胆大,竟敢当天下学士之面,出言辱及稷下学宫!

    那中年学士的面色陡然涨得乌紫,他猛地往前几步,冲到石阶旁,指着崔莞怒喝道:“小儿,给吾站住!”

    岂料崔莞脚下非但不顿,反正加快了步子,噌噌噌,衣抉纷飞,蹁跹如青鹤,说不出的**蕴籍,沉着自在。

    她下了石阶后,当即转身,昂首抬眼,朗声再道:“《史记》曾有载,齐王桓公,立稷下之宫,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挽亦闻先辈所言,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可往来自由,进出无阻,鼎盛之时,诸子台上曾有千人同辩,这方是百家争鸣之盛景!”

    说着一顿,崔莞环视四下,清透的目光一一自那些或惊愕,或呆滞的面容上飞掠而过,最终抬眼,落向那古朴巍峨的青砖高墙,落向那悬在门上的墨色方匾,朱唇轻启,长长一叹,“而今,稷下学宫仍在,可稷下之魂安在?”说着声音一提,“既已无魂,稷下又何以称为稷下?与寻常私塾草堂又有何不同?如此,我弃之,又有何不对?”

    ☆、第一百六十三章 珠玑之辩名初扬(下) 为水过留痕大爷加更

    一连三声质问,胜似九天惊雷,隆隆入耳,一时间,好似徐徐拂面的春风都凝滞了一般,众人皆是呆若木鸡。

    这番话,并非崔莞第一个思及,也并非崔莞第一个明白,更并非崔莞第一个有此念头,然而,士族重名,惜名,随大流者数不胜数,只为可全一世之名。

    故而,敢当着世人之面,在稷下学宫门前朗朗言出者,唯有崔莞一人。

    当下,不但那名方脸青髯的中年学士面露震色,便是另外两名一高一矮,年龄与之不相上下的学士,也不由朝前走了几步,似乎想看清说出这般大逆不道,却令人寻不出一丝反驳之言的少年,究竟是何模样。

    此时的崔莞,昂首挺立在石阶之下,明媚的阳光倾洒大地,落在那一袭雪青色的儒袍上,铺染出一层浅浅的金芒,衬得那张俊丽冷峭的面容,潋滟却不失清雅,愈发似一块无暇的美璧,耀眼夺目。

    转瞬间,众人心中不由泛起一个莫名的念头:这样一个少年,怎会是那种无德无识的人啊!

    就在那名中年学士回过神,抿着微干的唇角,试图争辩几句时,一道人影缓缓自敞开的学宫大门内走出。

    这人走得极慢,佝着身子,手中一根木拐点地,一步一步,颤颤巍巍,随着他走到莫约有二尺高的门槛前,闻及拐声的三名学士回头一看,急急转身上前行礼,“匀师叔。”

    “不必多礼。”匀子略显沙哑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我来见一见那位高谈阔论的小友。”

    “是。”那三名中年学士应了声,不约而同起身,上前扶着年迈的匀子跨过门槛。

    砰,砰,砰,乍听起来极为寻常的拐声,一下一下,却好似点在人心中一般,匀子挥了挥手,示意三人不必搀扶,而后慢慢走到石阶前。

    陡然,四周一片沉寂,仿佛连气息都消失了一般,无论是松柏下的学子儒生,m.dAMIngPuMP.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君心应犹在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