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脚往前走。 叫一匹战马走慢点,这叫什么事嘛! 呜呜呜,它不要豆子啦!它要奔跑! 它要和昨天那黑马与红马说的那样,载着主人在大地上飞奔!听说明年它们还要去北凉,北凉…… 那可是出名马的地方,说不得找到匹漂亮的母马,还能生一堆神骏的小马驹儿! 它决定了,它要私奔! 它要跟那个花将军私奔! 话说贺穆兰和拓跋素到了太守府门口,两边官员先行下马列队,恭迎常山王入府,拓跋素眼光一扫,只见大半的人都还认识,心中不由得欣慰一番,再仔细一望,眉头却皱了起来。 “咦?高校尉去了哪里?” 他这么一说,贺穆兰也发现身后少了人。高深那匹马也是名驹,走起路来声音轻快,是以他离开队列了,最前面这两位竟都没有发现。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一个知道始末的官员小心翼翼地开口:“下官,下官似乎看到两边迎接大王的百姓中有一个被挤的摔倒在地,高将军出列去查看了……” 他见众人都一副“他居然又来了”的表情,带着好意求情:“那老汉大概是摔倒了腿,高将军查看了一下,把马借给他骑了。如今不是正在步行回来,就是送那老人回家的路上。常山王威仪出众,百姓为之拜服簇拥而来,万一弄出丧事也是不祥,高将军这么做,也是为了常山王的名声……” 小官说的是实话,回头要是传出“有人为了看常山王被活活踩死了”的名声,拓跋素虽然无所谓,可总会有好事之人参他个兴师动众,到时候就要有一番麻烦。 所以常山王听了小官的解释,眉头也就渐渐展开,似是对高深的芥蒂也消散开了。 众人见到如此,忍不住心中一松。 他们素知高深的做派,做好人做的似乎有些……魔怔…… 但不少人还是发自内心钦佩他的心胸,所以还是愿意为他解释。 “本王当年提拔高深,是因为他的‘勇’。想不到,他除了勇之外,还有‘仁’。本王这提拔,倒是提拔的没错,不会污了我的好意。” 就是婆妈了点。 常山王思咐了一番,开口对自己的属官道: “既然是为了本王的名声,本王不可没有嘉奖。等会高深来了,赐他黄金十两吧。” 两位属官接了令。 一旁的贺穆兰见此事没弄出什么遗憾来,心中也为高深高兴。她和高深在长安相处几日,眼见着他经常走着走着就做好事去了,或者是他没做好事也有一群乡亲求上门来,早已经是见怪不怪。 “高将军真是个好人……” 贺穆兰发自内心的喟叹。 按照后世的话,这样毫不利己,专门为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精神…… “病。” 咳咳,罪过,罪过,竟然顺口就说出来了。 她太邪恶,已经被前世的糟粕污染了,妄言,妄言。 这样的好人,她应该努力和他看齐才是。 “咦嘻嘻嘻……” (那肥马哪里追的上我!) ☆、第325章 技高一筹 长安离平城不过几日的距离,而贺穆兰动用的是白鹭官的情报系统,快马飞鸽,速度更是极快,所以几乎是拓跋素前脚到了长安,后脚平城已经接到了这边的消息。 来自长安的消息,让整个朝堂有了一次大的震动。 夏国的国都是统万城,可在汉人的心目中,长安和洛阳的地位甚至比平城还要重要。从拓跋焘打下夏国开始,朝中已经有无数个文官上奏请求过迁都洛阳或长安,均被拓跋焘给打了回去。 拓跋焘不愿意迁都的原因和他不愿意自称“朕”的原因一样,如今虽然要以汉制治理国家,但他心目中的国家并不是纯粹的汉,也不是纯粹的胡,而是古往今来都没有过的一种全新政权,所以他不能全靠着汉人的旧制或者全靠着鲜卑人的习俗来治理国家。 长安和洛阳这样的中原腹地虽然好,但鲜卑族的根本却在北方。 平城位置不好,土地贫瘠,经常有旱灾或者雪灾,可却是北方诸国的中心,无论是监控北方六镇还是调拨周围的兵将都比洛阳和长安容易的多。 如今天下初平,高车人和柔然人刚刚进入漠南,北方又有许多胡族蠢蠢欲动,天下也没有平定,他若去泰山封禅再迁都长安或洛阳,就等于他自诩汉人正统,莫说鲜卑宗室和魏国的胡人们怎么看,就算一直和他隔江而望的刘宋怕是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局面,要大举出兵。 要知道刘宋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吸纳无数贤臣名士归附,凭的就是“正统”之名。要是他成为中原霸主,就算为了争夺“正统”,刘宋也不会在估计颜面上的“平衡”了。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