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好绝对比一上岸就打要强得多。 毕竟以后“常来常往”。 要打的话,深入腹地去找别人的麻烦更容易。 因为姜将军这一次肯定不能把江北所有的城都打过来,他这次来……依徐茶看,最多就是一个试探。 第二次来才是动真格的呢。 他本以为此人过莽,未必能有这份心机。现在看来是他以貌取人了。 徐茶本来打算不上船,现在第一个举步往船上走,“将军不知,我曾游历江北各地足有七年,熟知各城情形地型。就由我来替将军引路吧。愿我军早日大胜还朝!” 渡口码头竖起高高的旗杆,细长的鲜红的长旗被北风吹成了一条直线,几里外都能看到。 流民村的人纷纷从田里直起身,从家里走出来,扬头望向江边。 沉重的号子喊起来。 姜武等立在船头,士兵渐次乘小舟登船。从船头往下看,身后无数条船在江面上排成直线。小舟如江鱼,追随其后。 姜武转头望向江北:“出发吧。” 梁,末帝二十四年,有鲁公主尝闻鲁人遇害,怒不可遏,始令鲁将发兵晋江北。 第761章 千斤博士 江水汤汤。 船借着风力, 顺流而下,不多时就看到了对面的江岸。 徐茶站在姜武身边道:“将军靠岸后, 是不是要先去临安打声招呼?”姜武摇头:“不必,直接过去。等事后再来打招呼。” 徐茶发笑:“将军睿智。” 此时去打招呼完全就是浪费时间。与其在这里跟临安城的人来回试探,不如先越过临安直入内境。等回程时再拜访临安城各家,到那时临安各族也会“更好说话”的。 早晨登船, 午后就停船了。 大船放下小舟,姜武等人带着车马乘舟登岸。 此地江岸没有经过准备, 为免马与车受损,先下船的士兵铺草架板,勉强先造了一条舰桥出来。 随船的木匠也将滚木推入江中, 造浮桥以运送士兵。 船接连靠岸, 士兵如蚁, 纷纷涌下舟船。 姜武已经命探马出发, 先查探周围情形,是否有村落与百姓在此地定居。 然后开始集结士兵,随后出发。 不久后, 探马回来, 已经探明前路,何处平坦无沟壑,大军容易通行, 姜武就带人向那边前进。 更多的探马散出去。 到黄昏前, 姜武已经派人把守住了江岸附近五十里, 开始设关卡, 设营。 为了不让江船失去方向,江岸附近点起了巨大的火堆,彻夜燃烧,替江船指路。 江船也点起了火炬,替前后的船引路,以免江船走失。 这一段的江面变得灯火通明。 徐茶和姜武的几个世家出身的亲信骤发诗兴,乘舟在停在江面上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 徐茶感叹:“此景得见,今生不虚也。” 江船往来不绝,一直到早晨仍有江船来回。 先到的士兵已经开始运送粮草与武器,随军匠工也开始建造码头,探马已经探明附近六十里内的情形。 姜武没有继续停在这里,他带着大军继续向前,留下亲信督造码头,把守关口,探明江岸附近水土,建造驿站、渡口与军营。 为了避免有城池会发现此地的情形跑来打口舌官司,他还留了两个擅笔擅口舌的亲信。 这两人感叹自己“幸运”,刚落地就不必走了,想回江南都比其他人容易得多。 “诸位慢走。”二人拱手相送其他同属同僚。 其他人也嘻笑怒骂,与此二人作别。 徐茶在旁看了只觉得有趣。他想不到姜武一个粗人手下竟然有这么多世家子弟追随,而且不止是鲁人,郑、赵、魏人都有,还有大梁世家子弟。 可见此人胸襟广阔,不以门户鉴人。他手下的粗汉与士子竟能和睦相处,也能看出他的为人。 大军继续向前。徐茶跟得很辛苦。他没料到姜武带兵竟然一路快行,骑兵倒罢了,步兵全都靠两条腿一路跑着跟上。 但姜武半点不担心步兵们跟不上,或是体力消耗太大令士兵疲惫。 士兵们也不以为苦,拖枪扛刀,撒开两只腿跑得飞快。跑起来也没什么队型,只是跟着前头高高竖起的凤鸟旗,不会跑丢就行。 倒是徐茶坐在车里跑得颠,骑马跟着又磨得大腿屁股痛。 等遇到村落或小镇或商队,士兵们如下山之虎,呜呜嗷嗷的就扑过去了。 徐茶大惊失色!连连催促马车加快速度!等他千辛万苦跑到最前找到姜武告完状,士兵们已经回来了!个个满载而归! 等停下来后,徐茶义愤,前去劝诫姜武要做仁义之军,要约束士兵! “军为利器!将军就是这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