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王妃坐了下来,看了两本账目,才道:“眼下时节,还不知收敛,便让他们忙去吧。” 要不是那是景王府的外家,景王妃还真不介意送他们全家去死一死,免得被人拖累,一个不小心就把景王府赔了进去。 丫鬟在景王妃耳边道:“动哪一位?” 景王妃垂着眼想了想,“逼良为妾那一位吧。要不行,那几个没出息的,一道收拾了。” 丫鬟应声说是,便离了正厅,去将景王妃吩咐的事情做好。 也不过两日,京城里就闹出了大事儿了,淑妃的娘家兄弟的次子,逼良为妾,那受害的姑娘逃出府来,在京都府大门前的石头狮子上一头撞死了。 姑娘家也不是没有人在,仅剩的一个兄弟还在京城的书院读书,得知此事赶往衙门,便将淑妃娘娘的娘家给告了。 读书人总是比一般老百姓要高人一等的,虽是民告官,然而那姑娘的兄弟如今却也是童生,又拜了个还不差的老师,那二十板子,也打不死人。 那童生不死,这状纸京都衙门就得收,而朝廷里的御史们因在平王世子一事上为了小命而憋着的心情也是要抒发一二的。 平王世子之事是要紧的,然而宫里淑妃娘娘的娘家逼死良人,那也是大事儿。 一时间里,京城的老百姓也不关心总拿不出个结果来的平王世子之案了,口耳相传的是淑妃娘家的诸多不法之事。 就是朝廷里也热闹起来,御史台的御史们终于有了干劲儿,使劲的参着淑妃的娘家。 景王都已经死了,景王过继来的儿子还得十多二十年才得长成,就是淑妃娘家只要不是造反的大罪,那也未必牵连得到景王府,得罪到有个妹子在边关当大将的景王妃。 这笔生意,谁都会做。 更何况,官逼民反,在天子脚下,还有人敢剥削百姓,这样的事着实是不能忍。 这是藐视皇权于无物,低贱天下百姓如猪狗啊! 东宫里太孙听到这事儿,也有些好奇,“这姨娘早不闹晚不闹,怎的都进府两年了才闹出来?淑妃娘家好歹也是大家,层层看守,人也在后院里的,怎么就那般容易出了府了?”实在是疑点重重。 单凌倒是不太关心,道:“管他的,至少因淑妃娘娘娘家的事儿,倒是让京城里对世子的事情不那么关注了。这对殿下而言,是好事。” 被人遗忘,总比一直被人念叨着的强,太孙也不可能为了让那些胡乱传谣的人全关进大牢里,毕竟法不责众不说,就是关,那也得京城有地方能关住整个京城的老百姓才行呐。 对东宫而言,这是真大好事! 在别处里,出了个事儿能被人念叨大半年,在乡间被人念叨一两年都可能,然而在京城里,每隔几日就得有新鲜事闹出来,人们忘得就要快一些。 淑妃娘娘简直就是个大好人,眼瞅着京城里的人都在传者太孙的谣言,还舍得自己娘家出来给太孙当个挡箭牌。 太孙想到这个,也觉得好笑,景王跟自己父亲争锋相对的事情他还记得,对淑妃娘娘自也没有好感。 就是景王死了,淑妃也不见消停,太孙倒也跟着有些幸灾乐祸了。 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