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听政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祖父认为他别有用心,父亲认为他太过专断又如何?天子多疑,也不见他父亲这些年有何时起过辞退太子位之意。 他因身体之故,不比弟弟得双亲喜爱,日后的路本就不好走,以往他总是想着法子去讨父母的关心关注,那么有没有一条路可以让他不用那么在意双亲的想法? 天子传位只会考虑自己的儿子谁合适不合适,没听说是因孙而立子的,待到他父亲上了位,许他也二三十岁了去,如能得朝野名声支持,他身为嫡长,只要外祖家不会出事,就是他父亲不想立他为太子都不行。 再来看萧安,他总担心有人在萧安的背后捅她刀子,怕萧安步魏侯的后尘,然而魏侯是为何被污蔑陷害? 无非是军中的争权夺利,又有意料外的对手算计。 就因如此,他才选了乌家。 粮草不从军中走,乌家的人在一台关最先有损耗,就是增兵四百也不会与萧安争权。 要真到了要援兵的地步,反而是好了,都要一致对敌,也能少些算计。 张公公不会说这天下事都不过尽人事听天命的话,就是这三关人人敬重萧安,不算计萧安,也还有上场杀敌可能一不小心就丧命的可能。 太孙对萧安的担忧是人之常情,然而这过分担忧却是杞人忧天。人之命运,是这天底下最为琢磨不定的东西。 “小安身边有魏娘子与柳贞在,公子大可放心。为人母,为人长辈的,只要不是自私自利之人,就是宁愿自己死也不会想要晚辈出事。”张公公小声劝道。 也只有他命不好,摊上了那样的父亲,就是南阳侯对萧安冷淡,也从未有过让萧安去死的想法。 当然,依着南阳侯当初对林氏的喜爱,萧安未遭毒手,许也有因萧安不是男丁,且也不在三关里想要掌三关军权的缘故在里头。 太孙此时的心境与往常已有不同,完全不用张公公再开解,反而还回头安慰起张公公,“往日之事不可追,先生还是要往前看,就刘希庭与他最得力的长子已死,刘家其余人等不足为虑,又何必再脏了手。” 只杀了刘希庭与他的长子,还能说是为大局着想,然而张公公这守着将军府不动,摆明的要对付刘家全家,不说是太孙自来接受的是孔孟之教,就是张公公真把人家全家弄死了,就是太孙担着也无用,别人一眼都能看出来这是私仇,又因张公公身为太监,说不定旁人还当刘家是冤枉的,不过是得罪了小人张公公而已。 如此反而带累张公公的名声,让别的人有机会借此来攻讦他。 这于公于私,张公公都不该再耗在将军府中了。 张公公来了军营,见到了太孙,心里也清醒了许多。往日的仇恨固然重要,然而搭上自己却是不划算。 当年要没发生那样的惨事,他当然有机会当个体面人,熬到三四十考出了进士老爷来,再当官十年,与自己母亲挣出一个诰命,再光宗耀祖,儿孙满堂。 然而这惨剧发生了,他遭受了许多的磨难,为了生存迫不得已进了宫,虽然这辈子科举无望,不过他也没想过要替刘家光宗耀祖,而那些读书人见到了自己不也还得客气几分?唯一的遗憾不过是自己的母亲至今还没能得到一份尊崇,就是刘希庭当初的诰命除了自己母亲,就给了孟家女。 不过,张公公看了太孙一眼,自己日后也未必没有机会,得恩赐生母一份荣耀。 “公子说的是,之前是我入了魔了。”张公公拱手垂头道。 张公公不再固执刘家也是好事,太孙安排好了一切,就等着一台关传来的紧急军情。m.DamIngp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