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人家把所有的费用都交齐了,再打听这个就无聊了。 第二批次的组织火暴了,汉唐集团不得不多配备了战舰,特别是补给船。 补给船船长何马象在报告书里提到了补给船在海战中的作用,指出补给船不能单纯看成运输船,太浪费,稍稍再加一点点武器装备,就可以在战舰和商船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一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啊,不仅可以自卫,还可以参加进攻。 但是这一点让吴杰厂长说了不少的怪话:“这就是纯纯的小白的想法。专业船只就是专业船只,不能乱改动。装甲运兵车就是装甲运兵车,大货车就是大货车,你把大货车上也加一门炮,这算啥? 不行,我就只能加两个机枪组,结构不动了。好容易算出的重心,不能动结构。” 专业人士的意见很重要,只能这样了。 事实上,这次的补给船主要为各个节点服务,所装货物都是过于沉重的物资,所以保持运输船的重心很重要。 何马象船长气得都不稀得搭理吴杰厂长了,吴杰厂长他自己还不知道。 第二次远洋行动也就在预想中胜利完成了,由于商队过于庞大,他们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直接到波斯湾去,而是走得早,回来得早。 这第二趟,他们算是基本完成了对各个节点的主要补给,也就是意味着它们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了。 至于说持续建设,那个怕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第三次——汉唐集团发现那帮子海商不用自己了,他们也许是嫌护送费贵吧,或者赶时间,总之他们开始自己组织了,这帮子忘恩负义的家伙! 明人海商的海船可以逆风前行,这样,他们可以突破季风的影响。 沿途的各个节点,或者叫补给点、商站什么的,都行,还能给他们有力的补给,有的海船团队就突破了一年一次的老规矩,竟然一年两次,甚至有买了安江造船厂商船的海商竟然去了三次!拼死了!! 这是一个有一口吃食就可以满足的民族,又是一个为了金钱可以拼命的民族,全看他们本身有什么条件了。 汉唐集团当然不高兴了,还想再练一批次战舰呢,他们竟然不出钱了! 但是又不能强拉着组团,于是就在各个节点上把补给的工作设备建得更好,到时候好多收费用。 总之,汉唐集团做事就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小气样子吧。 其实是蕃子们对明人海商最不高兴。 如果按不高兴的人气榜来看,葡萄牙海商是第一个。 澳门到印度果阿这条航线本来是自己独享的,当汉唐集团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实力打瘫后,他们刚兴旺了一阵子,顺道还拿回来了自己的马六甲城。 这都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但是明人海商们很快就加入进来了,他们是真能吃苦啊,真能运货啊。 明人海商们生生把大明货物到印度的到岸价压低了两成,他们还在加快运输! 真想出动军舰制止他们,但是那些海商都挂着汉唐集团的旗帜,听说船主还都有汉唐集团的身份证。 所以不能动,这是在冒险啊,荷兰人的例子说明了一切。 而且他们的横帆船只能一年航行一次! 所以他们只能忍,只能和明人海商们比吃苦,但是似乎前途堪忧。 有人发出了“要这澳门有什么用”的哀嚎。 又由于澳门在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管理下,是极度排外的,别说英国人了,就连西班牙人想通过这里进货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的人缘不算是太好的。 他们夺下马六甲城之后发现,那里连挣些过往商船补给的小钱钱都很难挣到,随着淡马锡节点的日益完善,不要说明人海商们了,就连英国人、荷兰人,偶尔出现的丹麦人都去那里补给,那里的各种设施实在是方便。 马六甲城陷入了忙三天,歇一年的局面。 至于英国人,荷兰人或是其它地区的海商们,也对明人海商们有这个怨念,你说我们从欧洲跑来,就挣这点辛辛苦苦的钱,结果明人海商这一加入,大家的收益都在缩水。m.damIngpUmP.cOm